原来战机飞行员这么累,歼-16飞行员王文毅曾说,一天在空中巡航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

沧海一说客 2025-11-26 17:36:51

原来战机飞行员这么累,歼-16飞行员王文毅曾说,一天在空中巡航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水不能多喝,有时还要穿纸尿裤,战斗机里面的空间也很小,一天下来,当把机盖打开的时候,都差点站不起来。   这款被命名为“潜龙”的重型战机,虽说采用双座设计,座舱空间却小得让人意外。   长度不到两米,宽度刚够两个成年人并排坐,膝盖想完全伸直都得费劲,比家里的卫生间还要局促几分。   就是在这样的空间里,王文毅和后舱战友要整整待上八个多小时,全程都得保持高度专注。   座舱里那块集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数据的超大触摸屏,是他们的“战场眼睛”,上面跳动的每一组数据都关乎任务成败,连活动下肩膀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碰到操控按钮。   比空间逼仄更磨人的,是飞行中那些没法回避的生理难题。航医提前准备的巧克力和牛肉干,可不是解馋的零食,而是维持体力的“续命粮”。   高空飞行根本吃不上热饭,水更是碰都不敢多碰。遇上超长时间的任务,飞行员们有时不得不穿上纸尿裤,这从来不是什么矫情的事,而是把任务责任看得比面子重的无奈选择。   早年间就有老飞行员执行远海任务时,硬撑六个小时没喝一口水,落地时嘴唇裂得全是口子,连水壶都握不住,这样的辛酸在飞行员群体里并不少见。   八个小时的空中巡航,每一分钟都是在和身体极限较劲。   歼-16搭载的国产涡扇-10A“太行”发动机,能推着战机以1480千米的时速飞行,空战对抗时的大载荷,会让身体承受数倍于体重的压力,血液猛地涌向四肢,眼前发黑是常有的事。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得精准完成瞄准目标、规避攻击的动作,甚至要配合运油-20完成空中加油。   两根细细的加油管在高空对接,误差不能超过十厘米,比绣花针穿线还要精细,精神稍有松懈就可能酿成危险。这种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消耗,远比干一天重体力活更煎熬。   更别说,八个小时只是天上的时间,算上前后的流程,飞行员们常常要连轴转十几个小时。   起飞前,光是穿上那套包含抗荷服、氧气面罩的二十多斤装备,就得花上半小时,紧接着还要细致检查装备、熟悉航线、研判敌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落地后也没法立刻休息,必须和战友复盘战术、记录飞行数据,往往忙到后半夜才能沾床。   他们之所以愿意这样咬牙坚持,背后是守护家国空域的硬责任。为了守护这片天空,越来越多的飞行员在不断突破极限:有歼-10飞行员连续飞行十小时,落地时体重掉了三斤。   这些飞行员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本该享受寻常家庭的温暖,却把常人受不了的累,变成了守护安宁的本领。   这份藏在铁翼之下的极限坚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沧海一说客

沧海一说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