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亲妈是个大首长!”1951年,江西孤儿靠乞讨长到23岁,中央突然来人告诉他这

峻辉聊过去 2025-11-26 17:33:20

“你亲妈是个大首长!”1951年,江西孤儿靠乞讨长到23岁,中央突然来人告诉他这个消息后,孤儿大吃一惊:“我的母亲早就不在了。” 曾志本名曾昭学,家里人本想让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她偏不。15岁进衡阳女师,碰上大革命浪潮,脑子里全是救国念头。1926年考进农民运动讲习所,改名曾志,就为争口气,给姐妹们争光。没多久加入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里。湘南起义那会儿,她跟着队伍冲锋,枪林弹雨不带眨眼。丈夫夏明震先走一步,牺牲在暴动中,她咬牙转战,几个月后已怀身孕,还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那里条件苦,野菜南瓜当饭吃,她管小井红军医院,筹药包扎,抬木头建房,挺着肚子也上阵。黄洋界保卫战打响,她削竹钉送饭,间接参战。11月7日那天,难产三天三夜,好歹生下儿子,取名石来发。可部队要转移,她产后26天就把孩子交给王佐部下石礼保夫妇抚养,自己随红四军主力下山。石礼保是老红军,没孩子,答应当亲生养。这么一走,母子俩就断了音讯。 井冈山那段日子,国民党围剿不断,石礼保夫妇也没撑多久。7岁时,养父被捕牺牲,养母伤心病故,只剩外婆拉扯。外婆眼睛哭瞎了,家里穷,两人靠乞讨过活,走村串户,讨口饭吃。石来发从小没上过学,帮外婆捡柴放牛,长成黑瘦小伙,23岁了还像四旬汉子。新中国成立,井冈山解放,他分到地,娶媳妇,日子总算稳当点。可他从不知道自己身世,总以为父母早亡,是个孤儿。1951年夏,中央老区慰问团去井冈山,曾志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托人找当年托孤的石礼保。团里柳辛林副区长是大井村人,帮着打听,很快就摸到石来发下落。消息传回广州,曾志激动得掉泪,派人接儿子来见。 石来发坐上车,颠簸山路,第一次出远门,到广州火车站,人潮涌动,他提着布包,循地址找市委大楼。门卫领进去,同事们围观,他局促站着。办公室门一开,曾志迎上来,拉他坐下,倒茶递烟。母子对视,血脉相连,那一刻啥都明白了。曾志心疼儿子这些年苦,安排他进厂做工,晚上上夜校识字。可石来发摇头,说外婆离不开他,家里田地媳妇等着,得回去养老送终。曾志叹气,点头同意,还说儿子懂道理,不忘本。她没用职权给儿子开后门,就这么让他回井冈山,继续当农民。1952年正式相认后,石来发以蔡协民烈士遗属身份登记,1964年改名蔡石红,蔡取自生父,石念养家,红为井冈山。没人告诉他夏明震的事,他一辈子以为父亲是蔡协民。 这事搁谁身上都得琢磨,革命年代,多少人就这样散了。曾志转战南北,福建地下党、上海白区、长征雪原、东北剿匪,她当过县委书记、市委秘书长,丈夫一个接一个走,孩子一个个送人。第二个儿子铁牛,出生13天卖给同志换活动经费,活不过20天。第三个李春华,也送人,残疾后她找回,让他上学当工人。可对石来发,她最愧疚,总想补上母爱。寄粮油布匹,修村路通电,外婆接去敬老所,每月接济,却从不许儿子沾光。石来发呢,守着井冈山,当护林员几十年,雨天披蓑衣巡岭,守绿水青山。娶妻生子,长子石金龙、次子石草龙,一家务农。孙辈想农转非,曾志不批,说农民不能少,桌上饭菜不都靠他们种? 1985年,石来发带两个儿子进京,第一次见奶奶。北京街头车水马龙,他们登长城,曾志指山川讲旧事,孙子们围坐分糖果,拍合影留念。1987年井冈山庆60周年,她时隔59年回去,四代同堂,饭桌上一家子聊家常,她叮嘱自立自强,靠双手吃饭。1993年再去,骨灰前洒扫,儿孙们围墓诉旧。1998年春,曾志87岁病重,石来发赶京侍汤药,她握手交代身后事。6月21日走,女儿陶斯亮带骨灰回井冈,石来发选小井坡地,亲手挖土埋下。墓碑简朴,刻“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距红军医院旧址不远,烈士墓旁,松涛阵阵。石来发守到2002年去世,一辈子没离开那片红土地。

0 阅读:120
峻辉聊过去

峻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