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赤字1600亿,中东油王要借钱渡难关,他们的财富被谁赚走了?   石油卖

顾议史实 2025-11-26 16:17:03

沙特赤字1600亿,中东油王要借钱渡难关,他们的财富被谁赚走了?   石油卖了一辈子,如今沙特突然“没钱了”?这个曾被称为“全球提款机”的富国,如今却不得不靠发债度日。   沙特的财政,是典型的“油价一跌就感冒”的结构型经济,石油收入每年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说句通俗话,沙特的国家钱包,基本靠卖油来撑。   但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受地缘冲突平稳化、全球经济预期转弱以及新能源崛起的三重影响,从每桶90美元一路跌到65美元左右。   看着价格滑坡,沙特试图通过“多卖点油”来维持收入,结果却是“越卖越亏”,陷入了典型的价格产量双杀困局。   数据显示,沙特今年石油收入同比下滑21%,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重创,更何况沙特的财政模型本来就没有“抗油价风险”的机制。   这种对单一资源的严重依赖,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几乎注定要遭遇周期性冲击。   更要命的是,沙特还不能随便减产,因为一旦减产,油价或许能上去,但市场份额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尤其是俄罗斯、伊朗等同属OPEC+的国家并不总愿意“听话”配合。   于是沙特在增产和减产之间两头为难,财政平衡的绳索越拉越紧。   其实沙特早就意识到石油经济不可持续,2016年,王储穆罕默德提出“2030愿景”,目标是将沙特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的经济体,不再依赖石油吃饭。   听上去宏伟、前景诱人,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最被外界关注的“未来城市”NEOM项目,号称投资1万亿美元,要在红海边造出一个高科技、零碳排、智能化的超级都市。   但截至2025年,这个项目建设进度依旧缓慢,远不如预期。原定的“人工月亮”“空中出租车”等概念设计大多还停留在宣传片里。   不止NEOM,去年沙特还推出了4260亿美元的大型招商计划,试图吸引全球资本进驻非石油产业,比如旅游、娱乐、金融和科技。   但外资并没有大举涌入,反而因为安全风险、法律制度不透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望而却步。即便有投资,也大多投向了房地产、基建等短期项目,难以形成真正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到目前为止,沙特非石油经济占比虽然已经超过GDP的51%,但这背后的增长更多依赖政府投资驱动,远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化机制。   换句话说,沙特的多元化经济,离“自给自足”还有很长一段路。   如果说油价和转型是沙特的“外部困扰”,那高福利就是它的“内生顽疾”。   沙特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高福利换稳定”的模式上。公民免税、教育医疗免费、住房补贴、工资补贴样样齐全,公务员不仅编制多、待遇高,而且工作稳定几乎等同于“终身铁饭碗”。   更棘手的是,沙特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本地人不干活,外来人干重活”的局面,数据显示,外籍劳工占全国总人口的42%,几乎包揽了建筑、服务、制造等所有基层工作。   而本地人更倾向于进入政府、银行、能源等“体面职业”,长此以往,沙特不仅面临劳动力结构失衡,更在心理上形成了对政府“养着”的依赖。   这种“养懒人”的模式,在财政宽裕时还能勉强维持,但当赤字如山时,就成了割不断、扔不掉的负担。   说到底,沙特这些年也没少赚钱,那问题来了:那些财富到底去哪儿了?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沙特虽然是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之一,但它并不掌握下游产业链,比如炼油、化工、能源科技等高附加值环节。   这意味着,它卖的是原材料,买的是高技术、高成本的设备和服务。长期来看,沙特其实处在全球能源价值链的“低端”。   其次,沙特每年花在进口上的外汇开支十分庞大,尤其是军事支出,2024年军费预算超过7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从美国、英国等国购买武器系统,这些钱,大部分都流向了西方军工复合体。   再加上美元加息、外资撤离、资本流出等因素,沙特近年来的外汇储备也在持续缩水,换句话说,沙特赚的钱不是“丢了”,而是通过进口、分红、军购等渠道“流”向了全球产业链的上游国家。   为了填补财政缺口,沙特政府近期加大了发债力度,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低迷,或者全球新能源转型提速,沙特的石油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   到那时,靠借钱维持高福利和大基建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财政风险甚至可能向社会稳定蔓延。   沙特的赤字,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多年来结构性问题积压的结果,它不是破产,只是被迫走到了“必须变革”的十字路口。   石油再贵,也不是永远的底牌;国家再富,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沙特的危机,是全球资源型国家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所有依赖单一出口的经济体:什么时候都不能只靠“老天爷赏饭吃”。   未来的沙特,能否真正实现“去石油化”,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找到新赛道?这不仅关乎它自己的命运,更是一个资源型国家能否穿越周期、摆脱宿命的现实考题。    信息来源:石油收入出现减少!沙特第三季度财政赤字环比激增160%——中财网

0 阅读:78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