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说中了 俄罗斯媒体抛出一句硬话:若东方大国一味退让,跟风挑衅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多;唯有守住红线、让挑衅者付出代价,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平静。 退让换不来安宁的案例比比皆是。晚清时期,面对列强坚船利炮,清廷一味妥协求和,割地赔款、签订无数不平等条约,以为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却换来列强得寸进尺的瓜分狂潮,国家主权步步丧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寄望于国联调停,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让侵略者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酿成全面侵华的民族浩劫。 这些历史悲剧反复证明,在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法则下,示弱与退让只会被视为软弱可欺,非但换不来尊重,反而会刺激挑衅者的贪婪,让更多势力跟风入局。 俄罗斯自身的经历更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实施层层加码的制裁,从金融领域到能源出口全面围堵。如果当时俄罗斯选择妥协退让,北约东扩的步伐恐怕早已逼近莫斯科家门口。 而普京政府果断采取行动,守住国家核心利益红线,即便承受多年制裁,却成功稳住了国内民意,也让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敢轻易越界。 这种以实力捍卫底线的做法,虽付出了一定代价,却换来了周边局势的相对稳定,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敬畏。 当下的国际局势中,这样的逻辑依然奏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抛出涉台错误言论,首次将“台湾有事”与日本“存亡危机”绑定,甚至流露武装介入的野心,这种公然踩踏中国红线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对“退让者”的试探。 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随即强硬发声,痛批其言论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背叛,揭露日本右翼的危险野心。 这一回应不仅是中俄战略默契的体现,更印证了唯有联合反击、让挑衅者付出代价,才能遏制其嚣张气焰。 事实上,高市早苗的挑衅已引发连锁反应,中国游客退订潮导致日本旅游业预估损失2.2万亿日元,相关文化产品也受到影响,这正是挑衅者必须承担的后果。 对中国而言,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守住红线的重要性。 南海仲裁案后,中国坚决拒绝接受非法裁决,派遣军舰常态化巡航,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面对外部势力在台海问题上的频频挑衅,中国战机常态化绕岛飞行,用实际行动划出红线,让“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者不敢轻举妄动。 在经济领域,面对不合理的贸易制裁,中国既坚持对话协商,也采取精准反制措施,让相关国家感受到了挑衅的代价。 就像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不公,一味忍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而明确底线、合理反击,才能赢得平等对待。 当然,守住红线并非意味着蛮干,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 中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始终坚持原则底线,同时注重策略方法,既不主动挑起冲突,也绝不被动退让。这种智慧既不同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激烈对抗,也区别于某些国家的绥靖政策,而是在维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正如山西长治上党区通过公益诉讼守住耕地红线的实践所显示的,守住红线需要完善的机制和坚定的行动,在国际舞台上,这同样需要强大的实力、清晰的底线和果断的回应。 国际社会的尊重与平静,从来不是靠单方面退让换来的,而是靠实力支撑的底线思维。俄罗斯媒体的这句“硬话”,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局势的警示。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唯有明确红线、敢于亮剑,让挑衅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真正遏制跟风挑衅的歪风,赢得真正的尊重与长久的和平。这不仅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