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男子花44.8万提了辆宝马X4,然而,他才开了1年多,仅行驶2万公里,四条原装轮胎就都出现了严重龟裂,换新少说也得6、7000块,男子认为这是质量问题,要求4S店免费更换,对方却表示,这是正常老化,并非轮胎品质问题,想换只能自掏腰包。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当邹先生蹲在修理厂门口,看着宝马X4轮胎上密布的蛛网状裂痕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辆才开了一年半的进口豪车,竟会陷入一场持续四个月的维权拉锯战。 2024年初花费44.8万元购入的德国原装宝马,行驶仅2万公里就出现四条原装轮胎集体龟裂的异常状况,而4S店与轮胎厂家相互推诿的态度,让这场消费纠纷演变成关于产品质量与售后责任的典型样本。 这辆配备普利司通原厂轮胎的宝马X4,在行驶至五千公里时就初现端倪。 当时胎面浮现的细微裂纹并未引起邹先生重视,直到2025年夏季胎压报警,维修老师傅的惊呼才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四条轮胎沟槽深处布满可嵌入硬币边缘的裂痕,而胎纹深度却显示远未达到正常更换标准。 更令他困惑的是,同等使用条件下,普通轮胎寿命通常可达五至六年。 在与4S店交涉过程中,厂家出具的鉴定报告成为争议焦点。尽管报告承认轮胎存在“异常老化磨损”,却将原因归咎于路况及驾驶习惯等外部因素。 4S店据此坚持轮胎质保期仅为“半年或5000公里”,拒绝承担更换费用。而邹先生则质疑:由生产方普利司通自行出具的检测报告,如何保证其公正性? 这场纠纷暴露出汽车行业多个典型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易损耗件的质保期除厂家明示外,更应符合合理使用周期。 当轮胎在正常驾驶条件下出现远超行业标准的老化速度时,经营者单方面以短期质保条款免责的做法,涉嫌转嫁产品质量责任。 涉事轮胎纹路仍保持七成新度,这与严重龟裂形成的反差,显然超出正常损耗范畴。 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举证责任分配。若消费者能证明不存在超载、暴利驾驶等异常使用情况,经营者应承担产品存在缺陷的举证责任。 在近年类似判决中,已有多个案例支持消费者主张,当产品老化速度明显异常时,即便超出厂家自设质保期,经营者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目前,邹先生的维权陷入僵局。4S店态度礼貌但拒不担责,厂家报告自成闭环,更换轮胎的六千余元费用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这起看似个案的质量争议,实则折射出汽车行业售后体系的深层漏洞:当“原装进口”光环遭遇产品质量质疑,消费者维权之路依然布满荆棘。 您认为汽车易损件老化异常时该如何界定责任?在遇到类似消费纠纷时,哪些维权途径更为有效? 欢迎分享您的见解与经历!


用户58xxx43
小便连一个最基础的道理都不知道还在这里发文乱带节奏,4s店帮你免费换,不是4s店掏钱,而是主机厂掏钱,如果厂家不同意4s店不可能掏这个钱的,所以这个问题要直接找厂家,你光在4s店闹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