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初,曾志在陕西临潼干休所,突然接到了省委书记的通知,毛主席看了她的信,批示她可以回北京,也可以留西安,自由选择。那天下午,太阳刚过头顶,曾志正蹲在院子里拾掇那几垄白菜。陕西的初春还带着寒气,她裹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手指冻得有点红,听见院门口有人喊“曾志同志,省委来的同志找你”,手里的小锄头“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来的是省委办公厅的小李,骑着辆半旧的飞鸽自行车,车后座夹着个牛皮纸信封。他进了院,搓着手哈气:“曾大姐,书记让我赶紧给您送个信,毛主席有批示了!” 1973年初的陕西临潼,干休所的院子里还留着冬天的冷意。 曾志蹲在那几垄白菜前,手里捏着小锄头,一下下松着土。 旧棉袄的袖口磨出了毛边,风一吹,她下意识把脖子往领子里缩了缩。 手指尖沾着湿土,冻得发僵,可看着那些刚冒芽的白菜心,她嘴角还是抿出点笑。 太阳刚过头顶,院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有人喊“曾志同志,省委来的同志找你”。 她直起身,看见个穿干部服的年轻人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口,车后座夹着个牛皮纸信封——是办公厅的小李,以前在省委开过几次会,认得。 小李搓着手往院里走,哈出的白气在冷空里散得快:“曾大姐,可算找着你了,书记让我赶紧送个信,毛主席看了你的信,有批示。” 曾志手里的锄头“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土块溅到棉鞋上。 她没顾上捡,眼睛盯着那个牛皮纸信封,手指动了动,像是想接又有点不敢。 小李把信封递过去,又补了句:“毛主席说,你想回北京就回北京,想留西安就留西安,自己选。” 院里的老槐树还没抽芽,枝桠叉在天上,影子落在白菜垄上。 换作旁人,怕是早抬脚就走了吧? 可曾志蹲下去捡锄头时,却先拍了拍沾在锄头上的泥。 那封信是上个月写的,没提回京的事,只说临潼的白菜比湖南的耐寒,干休所的同志们都挺好。 她以为这信就跟以前那些一样,石沉大海。 没想到毛主席不仅看了,还记着她这个“老战士”的去处。 当天傍晚,曾志把那几垄白菜又浇了遍水,水流顺着土沟渗下去,刚冒芽的叶子颤了颤。 后来她常跟人说,那天的太阳其实不暖,可落在棉袄上,竟有点烫。 开春后,干休所的白菜长得旺,谁见了都夸。 只是再也没人见曾志蹲在院子里拾掇它们了——她选了回北京,走的时候,棉袄里子还别着枚磨亮的旧党徽
毛主席坐哪儿,哪儿就是中心
【20评论】【1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