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 中国那时候太傻了

高干评世界 2025-11-26 14:38:18

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 中国那时候太傻了,竟然把占琉球的大好机会给浪费掉了。 苏联占据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核心依据是 1945 年《雅尔塔协定》,其中明确规定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同年 8 月,苏联红军趁日军溃败之际出兵占领四岛,次年正式将其并入版图,形成军事管控的既成事实。 这一行动符合当时盟国间的战后安排,并非单纯的 “主动抢占”,而是基于国际协定与军事投送能力的合理举措。 当时苏联在远东拥有强大的军事存在,能够快速实现对岛屿的实际管控,而这一条件是同期中国所不具备的。 琉球的历史与归属逻辑更为复杂,明清时期它是独立的藩属国,定期向中国朝贡但拥有自主政体,并非中国直接管辖的领土。 1879 年日本吞并琉球设冲绳县,这一行为始终未获中国正式承认,成为历史遗留争议。 二战期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仅明确日本需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未对琉球归属作出界定,仅提出由盟国 “共同管理”。 彼时中国刚结束十四年抗战,国力损耗殆尽,后续又陷入内战,既无远海投送的军事能力,也无管控海外群岛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实际介入琉球的客观条件。 美国在二战后单独托管琉球,本质是出于亚太战略布局,将其作为第一岛链的核心支点,从未考虑将其归还中国或推动其独立。 1972 年,美国未征求中国意见,也未通过联合国机制,单方面将琉球 “归还” 日本,中国政府当即提出抗议,明确反对这一单边交易。 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立场始终符合历史事实与国际法准则,所谓 “浪费机会” 的说法,忽视了当时的历史局限与国际格局。 台湾问题的形成有其独立经纬,源于甲午战争割让、抗战胜利后收复、内战后期国民党退台等历史事件,与琉球问题无直接因果关联,不能简单绑定解读。 当下南千岛群岛的局势仍保持僵局,俄罗斯实际管控四岛,2005 年普京明确表态 “不会就四岛主权举行任何谈判”。 2025 年以来,俄针对美日频繁的登岛军事演习,多次在周边开展军事部署与演习,强化实际控制力度,日俄至今未签署和平条约,法律上仍处于战争状态。 琉球方面,日本虽实际管辖冲绳,但当地独立诉求从未中断,文化上与日本本土仍存在差异。 矛盾,部分民众持续呼吁重新审视琉球的法律地位。 中国近年来始终坚持琉球问题是历史遗留争议,强调应尊重历史事实与当地人民意愿,反对日本将琉球视为 “固有领土” 的片面叙事。 当前东海格局中,中国的战略主动源于国力与军力的提升,常态化开展东海巡航、维护钓鱼岛主权,形成有效的区域威慑。 日本在琉球问题上的立场缺乏完整的历史合法性与国际法依据,其在东海的激进举动,本质是担忧第一岛链防线松动。 美日同盟虽为日本提供支撑,但美国更看重全局战略平衡,不会为日本单方面挑衅付出巨大代价。 历史决策需放在具体时空背景下审视,二战后中国未介入琉球是客观条件限制的结果,并非 “决策失误”。 当下的关键是立足现实,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合理运用琉球问题的历史争议性,对冲日本在东海的激进举动。 随着中国国力持续提升,在东海的战略主动权不断增强,琉球作为历史遗留争议点,未来仍可能成为影响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 看待这一问题,应摒弃片面的历史苛责,以理性、客观的视角把握当下与未来,这才是大国战略的应有姿态。 信源:二战后,为何苏联敢强占日本北方四岛,而中国不敢要琉球?-Hei白历史

0 阅读:0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