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有,现在有些孩子不太愿意和大人沟通,为啥? 我查了很多信息,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孩子遇事不敢说,不愿说。 不敢说是怕家长的责备,不愿说是认为说了没用,所以干脆忍着,久而久之情绪就不好了。 我想起2、30年前,大院小平房,每天家门就敞着,小孩天天一起玩,玩闹过程中就把坏情绪宣泄掉了。 而现在独门独户的多,孩子成群结队玩的就少了,还有些孩子上补习的,时间更紧,宣泄情绪的机会更少了。 换个角度,就像我们上班,陀螺一样转不停,谁都会难受,但我们下班放松方式也多,刷手机、买东西、吃饭聚会,总能调节好情绪。 但孩子平时这些放松基本没有,所以要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就很矛盾了,这个放孩子身上就叫做“委屈”。 还有,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如果用“上级”训“下级”的口气效果不太好,就像我们上班,会随便反驳上级吗?大多不会,因为知道反驳没用,反而可能惹麻烦。 孩子也一样,如果和父母说事,只会得到父母没完没了的说教,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责怪,而不是理解和帮助,时间久了,自然就懒得开口了。 毕竟孩子才多大,我们不能用大人的视角,去要求孩子理解和接受那些他们还没经历过的道理。 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不大的,无非就是学校和同学,还有家和父母,所以在大人眼中不足挂齿的“小事”,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天大的“大事”。 其实孩子想要的特别简单,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希望父母能“蹲”下来,做他们可以依靠的 “靠山” 。 不用给他讲各种大道理,不用急着给建议,,让孩子知道 “你的感受我懂”,“这件事我们一起扛”。 孩子有了被理解的感觉,确定父母信任他,他才会敢说,愿说。自然他就能保持轻松,更专注学习,长得健康积极了。 ᵕ̈ ₂₀₂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