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长:印度是和中美两国平起平坐的科技强国! 在一档国际访谈节目里,美国主持

小茹吖 2025-11-25 21:25:36

印度部长:印度是和中美两国平起平坐的科技强国! 在一档国际访谈节目里,美国主持人抛出了个挺尖锐的问题。他盯着印度部长追问,现在全球半导体这些新技术领域格局分得越来越清,明显形成了中美牵头的两个科技阵营,印度打算怎么选边站队。 没想到这位印度部长压根没接主持人的二选一设定,反倒带着迷之自信开口。 他直言不讳,不觉得现在是双极世界,应该叫 D3 格局 —— 中、美、印三个科技强国并立,印度就要成为那第三极。 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觉得意外,毕竟三哥的自信向来是与生俱来,只是这次的口气着实不小。 先说说印度敢喊出这话的底气在哪。这些年印度在科技领域确实有过一些亮眼表现,最拿得出手的就是软件外包产业。 全球 top5 的 IT 服务公司里,印度占了两家,像塔塔咨询、Infosys 这些企业,常年接下微软、谷歌的不少外包订单。 还有印度的初创企业生态,也确实火过一阵子。2021 年到 2022 年,印度独角兽企业数量从 30 家冲到了 107 家,当时全球都在说 “印度创业热”。 但自信归自信,真要和中美平起平坐当科技强国,还差着不小的距离。先看硬实力里的制造业,半导体产业就是最明显的短板。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里,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三大环节,印度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设计领域的零星企业。 去年印度本土芯片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5% 以上的芯片都得靠进口,光手机芯片一项,每年就要花掉近 300 亿美元外汇。 印度也想补制造业的短板,喊了好几年 “印度制造”,还出台了芯片激励计划,想吸引台积电、三星去建工厂。 可实际进展却磕磕绊绊,台积电原本计划在印度投资 120 亿美元建晶圆厂,结果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土地审批缓慢,项目拖了两年还没开工。 反观中国,中芯国际已经能稳定量产 28 纳米芯片,去年汽车芯片出货量暴涨 40%,特斯拉上海工厂都得靠中国芯片供货。 美国更是有英特尔、高通这些行业巨头,牢牢攥着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 再看基础科研和核心专利,差距就更明显了。2023 年全球科技核心专利申请量里,中国占了 42%,美国占 24%,印度只占了 3.2%。 印度的科技人才也存在 “外强中干” 的问题。虽然全球科技公司里有不少印度裔高管,但这些人才大多是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成长起来的,核心技术积累也留在了美国。 反观印度本土,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最好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招生不到 1 万人,根本满足不了全国科技产业的人才需求。 还有基础设施这块,更是拖了科技发展的后腿。 印度的电力供应一直不稳定,去年有 12 个邦出现过大规模停电,最长的一次停了 8 小时,对于需要 24 小时运转的科技工厂来说,这简直是致命伤。 那位印度部长说的 D3 格局,更像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科技强国的地位,从来不是靠嘴喊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撑起来的。 而印度现在还停留在 “单点突破” 的阶段,软件外包做得好,不代表能撑起整个科技产业;有了几个独角兽企业,也不意味着就能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有机会。它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只要能解决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落实缓慢、人才流失等问题,科技产业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想要和中美平起平坐,成为第三极科技强国,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沉淀。现在就喊出这样的口号,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操之过急。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