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国内电厂里大多是欧美产的燃气轮机,小到一个叶片都得靠进口,而且这东西是别人

寒蕾趣事 2025-11-25 19:39:24

那会儿国内电厂里大多是欧美产的燃气轮机,小到一个叶片都得靠进口,而且这东西是别人的知识产权,中国人连碰都不能碰,设备坏了要请外国专家来修,人家还不让中国技术人员在场,修一次的费用又是一笔巨款,很多电厂光买设备和维修就亏得底朝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3年,德国那边开出一台燃气轮机的价码,3.8亿美元,同一年,从乌克兰买同类设备只花3000万,这十倍差价摆明了就是欺负人,可没办法,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只能咬牙付钱。   上海漕泾电厂买了两台美国GE的机组,2009到2011年维修费砸了3.83亿,占总投资13%,华能金陵电厂2008年一年掏了3600万维修费,华电戚墅堰电厂小修1200万,中修直接飙到5600万。   上海临港燃机跟西门子签的协议,平均每年维修费1.2亿,2011年涨到1.8亿,算下来每发一度电,光维修费就得加0.21元,最后全摊进老百姓电费里,这钱花得憋屈,设备坏了请外国专家来修,人家直接把中国技术人员清场。   更气人的是零件价格,一个小叶片能卖一辆车的钱,还强调知识产权,中国人连碰都不让碰,有电厂师傅眼睁睁看着外国专家换个零件收几十万,问一句原理就被怼回去。   美国牵头33个国家签了瓦森纳协定,直接把燃气轮机划进敏感技术清单,别说卖核心设备,连张完整图纸都不给,欧美专家还放话,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一级静叶。   这话不全是吹牛,一级静叶得在1400度以上高温里持续工作,可材料熔点只有900度,叶片上400多个冷却孔,每个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差一点整批就得报废,上世纪90年代,好不容易从乌克兰弄来份设计图,还是残缺的,关键工艺全是空白。   2009年,国家下决心搞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拉上一百多家企业和高校组队攻关,中国航发黎明公司牵头,几千人扎进实验室,团队平均年龄34岁,里头有个在读博士叫段方苗,主动扛下最难的一级静叶研发。   她早在电厂工作时就憋着劲,知道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永远抬不起头,这零件就像把冰扔进沸水还得让它不化,难度比实际环境恶劣五倍,没有图纸没有借鉴,团队只能一个孔一个孔加,一毫米一毫米试。   材料上,试了几百种合金配方,报废的样本堆得像小山,想靠冷却孔散热,就得算清孔的数量和精度,失败了就推翻重来,有次都快到最后一步,检测时发现叶片内部有阴影缺陷,只能全部报废重来。   团队改了几十版冷却结构,失败次数数不清,有人头发一把把掉,有人干脆把家搬到试验台边,非要跟这叶片较出个输赢,经过上万小时台架试验,振动、裂纹这些难题一个个攻克。   2018年12月26日,首件自主化300兆瓦级F级一级静叶铸件出炉,这不是模型,是实打实能上机的大家伙,带400个冷却孔,精度小于0.1毫米,每个孔都得像绣花一样精准,中科院金属所攻材料,江苏永瀚破铸造,国家电投统筹验证,三方数据实时共享。   鉴定会上,专家组给出结论:质量优良,指标达标,这八个字意味着中国热端核心部件从望尘莫及到并肩而立,欧美70年的垄断缺口被撕开了。   技术突破的步子一迈开就停不下来,2023年,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验证,热效率超36%,干式低排放燃烧室效率直逼国际先进,完成14000当量小时验证。   2024年更猛,300兆瓦级F级燃机在上海临港顺利点火,5万多个零部件全是本土制造,样机2月下线,10月成功点火,火焰稳定效率高,F级自主化率超85%,微型燃机国产化率95%,轻型燃机占据88%份额。   现在国产燃机制造成本比欧美低30%,交货期还短一半,连技术领先的俄罗斯都开始引进我们的设备,2024年燃气轮机出口额3.52亿美元,进口额仅0.98亿美元,贸易逆差首次转为顺差。   当年敢开天价的欧美厂商,现在反倒得琢磨怎么跟中国抢市场,太行110一小时能发15万千瓦时电,满足上万个家庭一天用电,一年减碳超100万吨,上游高温合金、钛合金实现规模化生产,单晶叶片良率从不足30%提升到85%。   信息来源:中国自主铸成重型燃机大尺寸一级静叶----中国网    

0 阅读:55
寒蕾趣事

寒蕾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