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媒体突然报道了,北京多家日本料理店从11月中旬开始,接到顾客

墨韵兰亭 2025-11-25 18:34:44

果不其然。   日本媒体突然报道了,北京多家日本料理店从11月中旬开始,接到顾客取消预约电话,12月上旬,来店预约已到店确认的顾客,约有一半取消预约。   懂行的都清楚,日料拼的就是一个“鲜”字,食材讲究当天到当天用,根本放不住。像寿司郎这种连锁牌子,为了保新鲜,海鲜都是直接从渔民手里收了空运过来,更别说北京这些做口碑的日料店了。   后厨买的北极贝得是刚解冻的,金枪鱼最好是当天分的中腹,就连做山葵酱的新鲜山葵,都得现磨才够味。可生鲜这东西太娇贵,放冰箱超过24小时,口感就差远了,根本没法端给客人吃。   现在采购师傅们都犯了难:按往年这个时候的客流备货吧,万一客人再取消,刚到的鲜货只能眼睁睁看着坏;可要是少备货,万一哪天预约突然多起来,客人点的刺身没货,招牌就砸了,更不划算。   有老板晒后厨监控,昨天刚到的两箱牡丹虾还带着冰碴子,转头就接到十桌客人的取消电话,这些虾要是明天卖不掉,只能低价转给别的餐馆,光这一笔就亏小一万。   这波退订带来的浪费,给本就不好过的日料行业雪上加霜。这两年高端日料关店的特别多,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高端日料关店率都超30%了,比中餐、西餐惨多了。以前客人多的时候,后厨还能把食材边角料做成员工餐或者熬高汤,现在退订来得太突然,大量完整的生鲜根本来不及处理。   有主厨说,上周进的一条30斤的蓝鳍金枪鱼,本来是给三桌吃Omakase的客人准备的,结果全取消了,最后只能把能冻的鱼腩切下来,剩下的大半条都得扔,心疼得晚上睡不着觉。   为了少亏点,不少店家都开始想办法自救。有的改成小批量、多回次采购,上午订的货下午就送过来,宁愿多跑几趟物流也不压货;有的把新鲜刺身做成即食拼盘,挂在外卖平台上打折卖,总比放坏了强;还有的推出“食材盲盒”,把当天没卖完的鲜货组合起来低价卖,倒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   在日料行业,浪费从来都是大忌讳,就连东京那边为了减少浪费,都搞了食品共享APP和分量选择制,现在北京这些店家的做法,也算找对路子了。   其实对吃日料的人来说,日料最关键的就是新鲜、吃得放心,只要店家守住品质,等这阵波动过去,客人自然会回来。对店家来说,这波退订虽说让人闹心,但也逼着他们把采购流程改得更合理。说到底,食材新鲜才是最实在的,只要把损耗控制住,口碑保住了,就不愁没客人上门。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