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国民党在沪最高情报负责人蒋伯诚,因长期高压工作突发脑溢血,在上海秘密

迎梅看养护 2025-11-25 16:47:47

1944年,国民党在沪最高情报负责人蒋伯诚,因长期高压工作突发脑溢血,在上海秘密寓所昏迷不醒。他那耐不住幽禁生活的三姨太杜丽云频繁外出社交,被汪伪特务盯上。 事情的开端并非这一年,而是早在1939年。那年初冬,蒋伯诚奉命从重庆秘密潜回上海。他伪装成进出口商人,藏身法租界,任务是重建被破坏殆尽的情报系统,并整合散落在沦陷区的抗日力量。 租界里灯红酒绿,实则杀机四伏。日军“梅机关”和汪伪76号特务围着租界布下口袋,蒋伯诚每天得用不同身份应对不同人,一边协调军统与中统系统,一边挖掘汪伪军警内部可策反对象。 住处三天换一次,连咳嗽都得用棉被捂住口鼻。有人说他一年只睡得好三个晚上。 他的一次重大突破发生在1941年夏天。通过策反汪伪警政署一名电讯员,蒋伯诚截获了日军调兵福建、试图南进的密电。 他迅速将译文交给驻港情报点转送重庆,为参谋本部提供了先手判断。这类情报工作不见硝烟,却直接影响了战局走向。 而更危险的,是他在1943年策划刺杀李士群的行动。那年5月,蒋伯诚联络青帮抗日人士和一批特工,在霞飞路准备设伏。 行动前一晚,因一名新手特工在酒馆被怀疑身份,特务提前加强警戒,蒋伯诚果断取消任务,撤回全员。虽未成功,但避免了一场全面清剿。 那时,他的住处已经两度被特务靠近,所幸都有预警系统掩护。 这年年底,他已经出现记忆紊乱、剧烈头痛等症状。但他仍坚持工作。1944年冬,他倒在了上海寓所的藤椅上,身边无人。他的亲信多半分布各点,只有杜丽云留在身边。 杜丽云的出入,一开始并未引起注意。但她在卡尔登舞厅连续三晚出现,引来了汪伪特务的留意。她戴金耳环、穿旗袍,一脸阔太姿态,毫不避讳他人注目。情报工作讲“暗如深井,动似无声”,而她全然不懂这道理。 特务跟踪她三次,最终摸到寓所门前。蒋伯诚那时已昏迷三天,气息微弱。日军军医以极端方式放血抢救,蒋伯诚竟然醒来,但右侧瘫痪,口齿不清,再无指挥能力。 蒋伯诚自己谨慎一生,却倒在了身边人的随意上。 被控制后,蒋伯诚仍试图用左手在被子上划摩密码。特务逼他写招供信,他故意写满与情报无关的内容,甚至模仿小学生笔迹,混淆视线。再打也无用,他们最终只能软禁他在原地。 1945年初,军统上海组在戴笠批准下组织营救。趁日军换防,一辆假扮邮政车将蒋伯诚秘密转出上海,途中在苏州短暂停留,再经镇江、水西门进入江西境内。送达重庆军人医院时,他意识尚存,但再不能言语。 他用微弱的力气写下一个词:“续网”。这是他对接班人的唯一指示。 蒋伯诚的一生沉在隐秘战线。他没有高位厚禄,没有军功勋章,却用生命织成上海情报之网。后来有人说,他一个人守住了一整座城市的底线。 这虽有夸张,却也足见其作用。 重庆政府为他颁发“抗战特别功绩章”,他的名字列入《军统抗战英烈录》,在台湾“国史馆”保存有他的手迹残本。 在极度危险的敌后工作,不允许任何人犯错。他的遭遇,警醒后人: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身边人的不谨慎。

0 阅读:120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