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后,提出要见粟裕将军,见到粟裕后,两人热情地抱在了一起,接

迎梅看养护 2025-11-22 17:47:21

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后,提出要见粟裕将军,见到粟裕后,两人热情地抱在了一起,接着,王耀武很是感慨地对粟裕说:“你确实要比我高出一大截。” 这话一出口,不是客套,也不是服输,是从战火和反思中捂出来的心里话。粟裕点头没多说,反倒把话题扯到了长沙战役,说第74军当年守得稳,打得狠。 王耀武笑了下,说那几年确实拼了命。那时的王耀武,还不是“战犯”,是抗战主力部队74军的军长。 1939年长沙初战,第74军在新墙河阻击日军,整整四天不退,湘北打得极惨,王耀武亲自跑到前线观察火力点,还差点被炸飞。 他说:“我们当时靠的是死扛,但你的部队更灵活。”这话粟裕没接茬,只提了一句:“淞沪会战你们修工事修得快,那场仗我也学了不少。” 坐下来聊战史,两人越说越多。聊到1948年的济南战役,气氛略沉。 那一仗王耀武失了整座城,还被俘。他坦然说,当时判断有误,把东线当主攻,其实粟裕用了佯攻,把主力埋在西南方向,“我被调虎离山了。”他承认那一仗是他指挥生涯的转折点。 但王耀武更在意的,是粟裕对基层补给和侦察的使用。他说:“我那时太相信地图和后方来报,没有重视一线情报。”粟裕点头说:“我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只是我们是打持久战,你们想速胜,思路上就不一样。” 说到孟良崮,王耀武脸色略变。他说:“我原想带74师绕过去,但粟裕在两侧挖了战壕,一步步逼近,封了补给。我到最后连弹药都断了。” 这时候粟裕摆摆手:“74师抗日那几年,我们谁也没小看。”这是实话。那支部队抗战时有纪律,有血性,不是杂牌。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气氛不硬,但也没太多情绪。 走到门口,粟裕送王耀武出门,突然说了一句:“胜败是历史的归属,不是一个人的输赢。”王耀武没回话,只是点了下头。 他特赦之后住在北京政协宿舍,每天翻旧档案,写74军的抗战经过。很多内容都在那段战犯改造期间就开始梳理,他对粟裕写得极多,不回避失败,也不掩饰敬意。他说:“我服他,不只是因为我输了,而是他确实比我想得远。” 1950年代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他和杜聿明是重点改造对象。杜聿明还曾劝他别把自己打扮成“失败英雄”,但王耀武说:“历史不是脸面,是责任。” 他的转变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战争、失败、反思之后的转向。 王耀武1968年病逝时,还在写战史材料。那时的他,已不再是前线主将,而是历史亲历者。 粟裕1984年逝世,骨灰撒在谭家桥和孟良崮,这两个地方王耀武都熟。两人一生三次交锋,从抗战到内战,从山地阵地战到城市攻坚,场场硬仗。 他们一个守城,一个攻城,最终都归于和平年代。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