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总理阿努廷证实,他信的特赦申请已呈交至御前,但结果不论是好还是坏,对如今的他信来说都没用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重新对他信提起上诉之人,特意选在他信入狱,且佩通坦无权无势之时,就是做好了万全准备,一旦“冒犯君主罪”按在他信头上,估计他信的下半辈子都得在狱中度过了。 这份特赦申请,处理的只是他信之前因为贪腐案而被判的八年刑期。可就在他信刚被送进监狱,外界还在猜测他到底能待多久的时候,一记更狠的“暗箭”已经搭在了弦上。 泰国保守派活动家斯里苏万直接向监察员办公室提交了请愿书,要求对他信在2015年的一次海外采访内容进行调查,理由是涉嫌“冒犯君主罪”。 这个罪名在泰国的分量,人人都懂,一旦被坐实,那可不是八年十年能解决的问题,很可能是后半生都要在牢里度过了。 这记“暗箭”选的时机,可谓是掐得又准又狠。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因为他信刚刚入狱,人身自由受限,无法像以前那样遥控指挥,也无法轻松地召集人手进行反击。 再看他的女儿佩通坦,虽然领导的为泰党是执政联盟的一员,但在这个联合政府里,真正的权力核心并不在他们手里。佩通坦空有党魁之名,却在关键时刻显得无权无势,难以对父亲施以援手。 这种“父陷囹圄,女无实权”的局面,正是对手最希望看到的。这显然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上诉,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精准打击,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有意思的是,这次被翻出来的所谓“罪证”,是多年前的旧闻。他信当年在海外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了对泰国君主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这些言论在当时或许就引起过一些波澜,但并没有立刻转化为法律行动。如今,在沉寂多年后被重新挖出,并且选择在他信最脆弱的时刻发难,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已经不言而喻。 这更像是一场政治清算,目的就是要彻底断绝他信重返泰国政坛的任何可能性,让他彻底出局。 现在的情况变得非常微妙。特赦程序还在走,但这更像是一个台面上的流程,一个安抚支持者的姿态。真正的博弈,已经转移到了“冒犯君主罪”这个战场上。 这个战场没有太多公开的辩论,更多的是看不见的角力。对于他信的政敌而言,特赦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个全新的、分量重得多的枷锁正在打造中。只要这个罪名能够成立,那么之前所有的法律程序,包括特赦,都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这整件事,也折射出泰国政坛深层次的矛盾与张力。他信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政治人物,即便流亡海外多年,其能量依然不容小觑。 他的回归,本身就搅动了泰国政治的一池春水。而这次针对他的新诉讼,无疑是一次强硬的回应,意在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不仅仅是他信个人的命运问题,更关乎未来泰国政治力量的格局与走向。 这盘棋下到这里,已经远超出了简单的法律范畴,变成了一场关乎未来走向的深度博弈。那么,这记“暗箭”最终能否射出,又将会给泰国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