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中国建核电站只是为了发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说白了,那是因为我们早已盯上了

天空叙史啊 2025-11-24 16:44:36

你以为中国建核电站只是为了发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说白了,那是因为我们早已盯上了美国的“命根子”——石油! 可能有人会纳闷,石油不就是用来开车、发电的燃料吗?怎么就成了美国的“命根子”? 其实这里的关键根本不是石油本身,而是美国攥在手里几十年的“石油美元”体系。 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美国就赶紧把美元和石油绑在了一起,逼着全世界买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 你想想,哪个国家离得开石油?不管是开车、炼塑料,还是工厂开工,都得靠它。 既然买油必须用美元,那各国就只能拼命赚美元、囤美元,美元的地位一下子就稳得不能再稳了。 美国也凭着这个“特权”,想印钱就印钱,比如遇到经济危机,多印点美元就能把通胀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相当于拿着“绿纸”换别人的真金白银和石油,这便宜占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咱们中国,这些年早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就拿 2023 年来说,咱们一年进口的原油差不多有 5.64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 77.63%。 这就有个大问题:国际油价一涨,咱们买油就得多花钱。 比如 2022 年俄乌冲突那阵子,油价一下飙到每桶 130 多美元,国内物流、化工、航运这些行业的成本跟着往上涨,最后连咱们平时买的日用品价格都受了影响。 更关键的是,买油得用美元,万一哪天美国因为点什么事跟咱们闹僵,限制咱们用美元买油,或者在石油运输线路上搞小动作,咱们的能源供应不就悬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之前美国就对不少国家搞过石油制裁,目的就是卡住别人的能源脖子。 这时候核电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它根本不用石油,烧的是铀! 而且核电的“饭量” 特别小,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一年也就用 30 吨左右的铀,差不多就几卡车的量,运输和储存都方便,不像石油得靠万吨级的油轮拉,还容易受海盗、地缘冲突影响。 咱们现在的核电技术早就不是以前的水平了,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安全标准全球顶尖,还扛得住地震、海啸这些极端情况,巴基斯坦、阿根廷这些国家都引进了咱们的“华龙一号”,用着都说好。 这些年咱们一直在加快建核电站,2023 年底的时候,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快到5800万千瓦了,相当于 5 个多三峡电站的装机量,一年能发大概 4300 亿度电。 这 4300 亿度电要是靠烧石油来发,得用掉差不多 2000 万吨石油,相当于咱们半年进口石油量的十分之一。 要是未来核电装机量再翻番,到 2030 年达到 7000 万千瓦以上,那能替下来的石油就更多了,咱们进口石油的量就能降下来,对外依存度也会跟着低,不用再眼睁睁看着国际油价涨跌揪心,也不用在美元结算上处处受制。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核电还在往国外走。 比如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站,用的就是“华龙一号”,自从并网发电后,当地就不用再建那么多烧油的火电厂了,买石油的需求少了,花在美元上的钱自然就少了。 而且咱们跟这些国家合作核电项目时,还能商量用人民币结算设备和技术服务费,这些国家手里有了人民币,以后跟咱们做其他贸易,比如买咱们的家电、汽车,也能用人民币,慢慢就不用总想着换美元了。 这样一来,石油美元的“地盘” 就一点点被缩小,美国靠美元收割全球的本事,自然就没那么强了。 所以你看,咱们建核电站真不是简单添个发电方式,而是一步步破解能源安全的难题,更是在慢慢摆脱石油美元的束缚。 毕竟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手里有稳定的核电,兜里不用总揣着美元买石油,咱们才能在国际上更有底气。 不管外面油价怎么涨、美元怎么波动,国内的工厂能正常开工,咱们的生活也能稳稳当当的,这才是建核电最实在的意义。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用户79xxx94

用户79xxx94

1
2025-11-24 21:13

核聚变,烧氢

猜你喜欢

天空叙史啊

天空叙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