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若开战,可千万别盲目自信!高志凯的提醒,每个中国人都该听。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把隐藏在人民中的日本人揪出来,一旦开战,不知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这话听着有点悚然,但你先别急着反驳。看看日本最近在干什么,你就明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就在11月22日,日本共同社爆了个大料,说中国已经明确拒绝参加原定明年1月在日本搞的中日韩首脑会议。 这事儿可真不小。要知道,日本是明年的轮值主席国,这次会议本是三国关系回暖的关键一步。 可咱们直接把门给关上了,连个面子都没给。 为啥?中国外交部说得明明白白:“举办会议的条件暂不具备”。 这话说得客气,但懂的都懂。说白了,就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番涉台的混账话,彻底砸了这口锅。 事情得从11月7日说起。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公然叫嚣台海有事时日本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暗示要武力干涉台湾问题吗?简直是把脸伸过来让咱们打。 咱们的反应也相当硬气。先是11月18日,原定24号在澳门开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咱们直接通知“推迟了”。 紧接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21号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警告日本“若胆敢武力介入,中方将坚定捍卫主权”。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态度已经再清晰不过了。在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谁敢伸手,就准备断腕。 可笑的是,高市早苗非但不认错,还嘴硬说这“符合日本政府立场”。 这种公然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一中原则的嘴脸,真是让人开了眼。 连日本国内都有人看不下去了,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就批评她,这是“过嘴瘾损害国家利益”。 日本民众也连续好几天上街抗议,可高市政府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条道走到黑。 现在,你再回头品品高志凯那句话,是不是觉得味道不一样了? 很多人一提到跟日本打仗,第一反应就是军事对比。 觉得咱们现在海军、空军、导弹都占优势,真打起来肯定是碾压局。这种盲目自信,恰恰是最危险的。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军舰对轰、飞机狗斗那么简单了。 信息战、舆论战、金融战,甚至是潜伏在内部的破坏活动,这些看不见的战线,杀伤力一点不比真刀真枪小。 高志凯的提醒,点破的就是这个要害。 一旦开战,那些隐藏在我们社会各个角落,看似普通人,实则心向日本的“第五纵队”,会干出什么事来? 他们可能散布谣言,动摇民心;可能破坏电网、桥梁、交通枢纽,制造混乱;甚至可能窃取关键情报,让我们在前线处处被动。 这种从内部发起的攻击,往往比外部的炮火更难防范,造成的伤害也更深。 这绝不是凭空想象。历史上,这种教训还少吗?战争来临前,对内部进行肃清和防范,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做的功课。 我们不能因为几十年的和平,就忘了豺狼的本性。 日本如今的右翼倾向越来越明显,军国主义的幽灵正在抬头。高市早苗的言论,就是这股危险潮流的集中体现。 他们不仅在外部挑战我们的底线,更可能早就开始在内部布局。 咱们的反制措施已经让日本尝到苦头了。水产品进口暂停,旅游留学发布预警,G20峰会上咱们的领导人更是直接“没安排”会见。 据日方自己估计,光旅游收入一项,2026年就可能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但这些经济上的敲打,能让日本的右翼政客醒悟吗?我看未必。对他们来说,政治野心远比国民的生计更重要。 中日韩合作机制的冻结,最高兴的恐怕是美国。它巴不得看到东亚一体化进程被打断,好让它继续在这里搅混水,推行它的“印太战略”。 韩国现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整个地区的稳定都面临威胁。 局势已经很紧张了。如果高市政府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咱们的工具箱里还有的是牌可以打。 比如,稀土出口限制这张王牌,一旦打出,日本的许多高科技产业可能就要瘫痪。 但说到底,外部的博弈终究是外部的。我们自己内部的篱笆,必须扎得牢牢的。高志凯的提醒,就是给所有国人敲响的一记警钟。 我们当然要对国家的实力有信心,但这种信心不应是盲目自信。 它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准备、万全考量之上的。 既要敢于亮剑,也要善于防箭,尤其是那些从内部射来的“暗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