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敲响!台湾政坛大佬发出最严厉警告!赖清德若一意孤行,台湾恐将沦为第二个乌克兰!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逼近,而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来自台湾前副领导人吕秀莲的泣血呼吁。 11月24日,这位曾经的民进党核心人物,在接受岛内知名媒体《风传媒》专访时,抛出了一个震撼全岛的观点。 她以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为镜,照见了台湾当下最危险的未来。 吕秀莲的警告字字泣血。她指出,乌克兰的悲剧是活生生的教训。 一场战争让这个曾经拥有4100万人口的国家,如今只剩下1900万。 整整2200万民众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国家超过20%的国土沦丧敌手。 乌克兰军队在长达三年多的消耗战中,早已精疲力竭,几乎无力再战。 更让台湾一些人幻想破灭的是,被视为救世主的美国,其态度却冰冷得可怕。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所谓解决方案,竟然是将乌克兰“分区停战”。 这无异于二战后朝鲜半岛或东西德的分裂模式。美国的算盘里,从来没有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只有如何尽快结束这场消耗美国资源的冲突。 这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吕秀莲,她希望也能打醒赖清德。 吕秀莲将矛头直指现任的赖清德当局。 她痛心疾首地呼吁赖清德必须“认清现实”,不要再迎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套危险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 这种论调不仅空洞,而且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在她看来,赖清德当局持续的“抗中保台”路线,除了不断刺激中国大陆,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外,没有任何实际益处。 台湾的未来,绝不能押注在那些不可靠的外部承诺上。 吕秀LEN对日本的角色看得尤为透彻。她抨击高市早苗的言论是极其危险的。 日本自身仍受“和平宪法”的严格限制,其自卫队连正常国家的军队都不是,谈何协防台湾?这纯属政治作秀。 日本的真正目的,是想把台湾当作抵挡压力的“盾牌”,让台湾去承受冲突的第一波冲击。 一旦战事爆发,日本绝无能力也无意愿为台湾流一滴血。这种把戏,吕秀莲看得一清二楚。 对美国,吕秀莲的看法则更为悲观。乌克兰的例子已经摆在眼前。 美国连一个欧洲大国都不愿直接下场拯救,又怎会为了台湾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开战?特朗普在2025年8月的公开演讲中说得非常明白。 特朗普的核心思想是“优先本土防御,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 这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已经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绝不会为了台湾赌上美国士兵的性命。 台湾在美国的战略棋盘上,终究只是一枚棋子。 吕秀莲的警告在岛内引发了剧烈震动。尤其是民进党内部,分歧正在加剧。 2025年10月的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因其僵硬的两岸政策而持续下滑。 吕秀莲甚至公开呼吁,赖清德应为此辞去党主席职务。 这种内部的压力,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纯依靠对抗是条死路。 赖清德当局在2025年持续推进的“汉光40号”演习,甚至模拟“斩首”情境下的独立作战,在吕秀莲看来,这正是“将台湾乌克兰化”的危险举动。 面对这种局面,吕秀莲提出了她认为唯一可行的出路:避战优先于求战。 她主张台湾必须主动降低对中国大陆的敌意,停止一切徒劳的言语刺激。 战争往往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由一次次的挑衅和误判积累而成。 她认为,台湾应该通过扩大民间交流和非官方对话,逐步积累互信。两岸之间并非只有对抗一种选择。 地理现实决定了中国大陆是台湾搬不走的“近邻”,而美国则是远隔重洋的“远亲”。 将身家性命寄托于“远亲”的口头承诺,而与强大的“近邻”为敌,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吕秀莲强调,台湾的安全,最终只能靠自己,靠智慧而不是靠武器。 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更让“抗中”显得荒谬。2024年的数据显示,两岸贸易额已接近3000亿美元。 超过7000家台商企业在大陆深耕多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这种高度的经济依存度,意味着任何形式的冲突都将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台湾的经济将首先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都必须看到的现实。 为此,吕秀莲甚至大胆提出,台当局或许可以借鉴“澳门模式”。她并非要求全盘接受,而是建议去研究其精神。 澳门回归中国26年来,经济总量翻倍,社会保持稳定繁荣,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吕秀莲的整个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她从俄乌战争的惨痛教训出发,揭示了美国作为外部势力的不可靠性。 她由此得出结论,台湾若继续追随美日“抗中”,必将重蹈乌克兰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