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导演杨亚洲说:“在拍摄《沉默的荣耀》时,每次但凡有魏晨的戏,我们就得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1-24 14:21:59

2025年,导演杨亚洲说:“在拍摄《沉默的荣耀》时,每次但凡有魏晨的戏,我们就得做好一遍又一遍拍的心理准备,说实话,以至于到最后,我们都有点‘不耐烦’了,但他总是乐此不疲。   《沉默的荣耀》拍摄最后一天,魏晨将怀表放进道具尸体口袋。   表盖里 “曦儿平安” 四个字,是聂曦后人捐赠的珍藏,也是他对角色的告别。   没人知道,这个把角色演进骨子里的演员,早年是靠选秀舞台出道的歌手。   2007 年,魏晨在《快乐男声》舞台上唱着《少年游》,成了观众熟知的偶像。   那时他的标签是 “阳光歌手”,发专辑、开演唱会,走在流量艺人的常规路上。   可他不满足于只站在聚光灯下唱歌,悄悄报考表演院校,从基础台词学起。   早期接演的小角色,他都反复琢磨,哪怕只有几句台词,也提前做足功课。   转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质疑 “歌手跨界演戏就是玩票”,他从不辩解。   直到参演《煎饼侠》《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用自然的演技慢慢扭转印象。   他知道,要摆脱 “偶像” 标签,必须靠实力说话,于是把更多时间泡在片场。   2020 年接下《八佰》里的角色后,他提前进组军训,暴晒到脱皮也不叫苦。   这种较真的劲儿,让他在《沉默的荣耀》选角时抓住了机会。   当时聂曦一角因王凯档期冲突搁置,剧组找不到合适演员,他主动找上门。   读剧本时,看到聂曦为信仰献身的情节,他红了眼:“这个角色我必须演。”   导演杨亚洲看着他眼里的坚定,想起他过往作品里的细腻表现,最终点了头。   为演好聂曦,他把歌手时期的 “精致” 全抛开,刻意减重到 115 斤。   以前注重形象的他,如今肋骨清晰可见也不在意,只担心离角色不够近。   横店的凌晨,他蹲在片场角落啃冷番薯,手里却攥着翻烂的警务档案。   从偶像歌手到实力派演员,他用十年时间,把 “不被看好” 变成了 “值得信赖”。   拍摄刑讯戏时,他坚持真绑真勒,被吊在半空缺氧到血管爆起也不喊停。   录音师紧张到心跳声都录进设备,他却在晕过去醒来后问 “眼皮有没有抖”。   那段时间,卫视开七位数酬劳邀他参加跨年晚会,工作室直接回绝:“人在 1949。”   他说:“现在我是聂曦,不是歌手魏晨,不能分心。”   这种专注,让聂曦后人探班时红了眼:“太像我爷爷离家那天。”   剧集播出后,军博将他手抄的密码本解说词放进展厅,认可他对历史的敬畏。   观众也终于看到,那个唱着《少年游》的少年,早已长成能扛角色的演员。   如今提到魏晨,没人再只说 “歌手”,更多人会说 “他是个敬业的好演员”。   现在的他,依然保持着低调的工作状态,接戏更看重剧本质量而非热度。   偶尔参加音乐节目,也是为了圆粉丝的念想,主业始终放在影视创作上。   《沉默的荣耀》掀起历史学习热潮时,他没趁机营销,只默默转发烈士事迹。   他用事业经历证明,从偶像到实力派,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导演杨亚洲说:“魏晨让我看到,真正的演员会把自己活成角色。”   而魏晨用十年转型路告诉所有人,不管起点在哪,只要够努力,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如今那枚 “曦儿平安” 的怀表,成了他收藏里最珍贵的物件,提醒他永远敬畏角色、敬畏事业。   信源:现代快报 杨亚洲、魏晨分享《沉默的荣耀》幕后,用真诚演绎“无怨无悔”的英雄故事

0 阅读:107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