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电商能把实体店按在地上摩擦,根本不是电商太凶猛,而是实体店自己扛不住成本、跟不上节奏,再加上普通人为了生活奔波,普遍没空逛街,这三重暴击下来,实体店想不凉都难! 也不是所有实体店老板都黑心,但成本实在压得人喘不过气。人工、房租、设备折旧,还得承担库存风险,更坑的是商场要抽成,卖得越多抽得越多,这些成本最后全摊在消费者身上。 很多商品,线上和线下几乎相差三倍的价格,除非是不差钱的冤大头,不然谁会选实体店? 而且电商方便到什么程度?睡前刷手机下单,第二天快递就到;手指一点就能比价,不用听导购忽悠;7 天无理由退货,不满意上门取件;直播带货更是把购物变娱乐,主播现场试穿试用,还能叠优惠券,比普通网购更划算,连试穿的步骤都省了。 有人说实体店能体验,可现在很多实体店的体验早就跟不上时代了。有些实体店的服务更是做的越来越敷衍,很难不把消费者往电商这条路上赶。 其实电商干趴实体店,本质是时代选择的结果,不是谁欺负谁。实体店输就输在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而电商精准踩中了老百姓 “省钱、省时、省心” 的需求。 欧美电商没那么强势,是因为人家有时间逛商场,实体店成本没那么夸张,还能靠体验留住人。而我们的高房租、长工时、差体验,再加上电商的降维打击,实体店想存活只能转型。 说到底,电商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大家被 996 压得喘不过气,当实体店的价格高得离谱,当物流和售后越来越完善,网购自然成了最优解。 实体店没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没能顶住成本压力。未来不是电商要消灭实体店,而是实体店必须拥抱变化,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升体验,不然只能被市场淘汰。 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能让他们花更少的钱、省更多的事,谁就能站稳脚跟,这就是最朴素的市场逻辑。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