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郑州火车站一姑娘被两名大汉强行塞入出租车内,就在车子一个急刹车时,姑娘趁着往前倾的惯性,猛地掐了一下出租车司机的后腰,司机一时气不过,却未曾想看见了惊人的一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挤得满满当当,可这繁华背后藏着伙丧心病狂的坏人。 那段时间周边家长们愁白了头,好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走着走着就没了踪影,家里人翻遍大街小巷也找不到,哭得肝肠寸断。 失踪案邪乎得很,歹徒专挑人少的犄角旮旯下手,不管是放学独行的学生还是出门办事的路人,落单就可能被盯上。 刚进刑警队没几个月的王玉荣,看着报案人哭红的眼睛,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伙害人精揪出来,让老百姓能踏踏实实出门。 警队天天开会琢磨案子,可常规侦查手段对这伙狡猾的歹徒根本没用,人家跟泥鳅似的滑,怎么都抓不住。 就在大伙儿愁眉不展时,王玉荣突然站起来说:“让我去当诱饵吧!” 队长立马摆手反对:“不行不行,太危险了!” 可王玉荣铁了心,跟大伙儿分析:“歹徒就爱挑孤立无援的女性下手,我装成外地来郑州找亲戚的姑娘,一副没依没靠、摸不着北的样子,肯定能引他们上钩。” 同事们劝她别冲动,她却拍着胸脯保证会注意安全,还把应对方案和接应思路说得明明白白。 王玉荣换上当时流行的碎花衬衫和牛仔裤,藏了个小巧的联络器,又跟队友约定好暗号和接应地点,把这场 “戏中戏” 的细节琢磨得透透的,确保万无一失。 一切准备就绪,她就一个人在火车站广场附近溜达,故意装作迷迷糊糊的样子,时不时看路牌、翻口袋,活脱脱一个找不到方向的外地姑娘,就等歹徒上钩。 果然没等多久,一个留着寸头、满脸横肉的汉子凑过来,装作热心肠问:“大妹子,是不是找不到地方?要不要我给你指个路?” 装作感激的样子刚想开口,后背突然被两只大手死死抓住,猛地往前一拽。 她下意识挣扎了一下,又冲上来两个高大汉子,一边一个架住她的胳膊,三个人使劲把她往路边出租车里塞,动作快得让周围路人都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朋友间闹着玩。 王玉荣被按在出租车后座,两边各坐一个歹徒,中间那个攥着亮闪闪的刀具顶在她后背,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老实点!敢喊一声,立马捅死你!” 司机压根没察觉不对劲,以为是小年轻打闹,发动车子就往市区开。 车子往市区开,路边行人和商铺越来越多,王玉荣知道这是求救的好机会,可歹徒看得太紧,稍微动一下就被厉声呵斥,根本没机会说话或挥手。 她心里快速盘算:直接喊救命会激怒歹徒,硬拼更是以卵击石,得想个隐蔽的办法,既能让司机察觉异常,又不让歹徒起疑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方路口突然冲出来一辆自行车,司机吓得猛踩刹车,车内所有人都因惯性往前倾,歹徒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一瞬。 王玉荣立马抓住机会,胳膊往前一伸,用指甲狠狠掐了一下司机的后腰,力度拿捏得刚好,既能让司机感觉到疼,又不会让歹徒觉得是故意求救,只当她是被刹车晃得不舒服。 司机被掐得一愣,随口骂了句:“你干啥呢?” 一边说一边从后视镜往后看,这一看可把他吓得魂都快没了。 他表面不动声色稳住方向盘,等车子稍缓,猛地推开车门就往外跑,边跑边扯着嗓子喊:“有人劫持!快报警啊!” 歹徒没料到司机反应这么快,一时慌了神,刚想开车逃跑,就发现周围围上来好几个便衣警察。 原来王玉荣的队友一直远远跟着出租车,就等她发信号,这会儿见时机成熟,立马冲了上来。 一场短暂的搏斗后,三个歹徒全被制服,押上警车时还一脸不敢相信,到最后都没明白,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怎么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 事后大伙儿才知道,王玉荣掐司机那一下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想好的预案。 她算准了行驶中可能有急刹车,也摸透了歹徒的心理,知道他们不会把这种小动作放在心上,才敢大胆尝试。 作为刚入警队的新人,王玉荣这波操作让同事们刮目相看。 她不光不怕危险,还能在绝境中冷静思考,把智慧和勇气发挥到了极致。 从那以后,王玉荣成了警队里出了名的 “拼命三娘”,不管什么危险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常说:“我多往前站一步,大家就少一分危险。” 1988 年这场出租车劫持案,成了郑州公安史上的一段佳话。 直到现在,提起王玉荣的名字,不少老郑州人还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警察。 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郑州日报——《警魂昭昭,英气浩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