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

学明月 2025-11-24 11:46:40

印度政府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被看作是两国关系缓和的又一个重要信号。 其实在今年7月,印度已经时隔五年重新开放了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申请,但当时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地方办理,现在总算扩大到全球所有使领馆都能办了。而且上个月,两国还恢复了中断五年的直飞航班,首趟飞机已经从加尔各答飞到了广州。 但看似利好的政策背后,仍藏着不少现实阻碍。首先是签证门槛并未降低:申请人需提供在职证明、银行存款证明(余额不低于5万元人民币)、全程酒店订单和往返机票,签证审批周期仍需5-7个工作日,相比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即办即出”,竞争力明显不足。 其次是流程繁琐问题,电子签证需通过印度驻华使馆指定官网申请,上传材料要求严格,且暂不支持落地签和免签政策,这让不少计划短途出行的游客望而却步。 直航的恢复虽解决了核心出行痛点,但此前中断期间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据光明网报道,直航停飞时,中国游客赴印需经曼谷、迪拜等城市中转,旅行时间较直航时增加超40%,机票价格涨幅达150%-200%,即便如今直航重启,部分航线机票价格仍比疫情前高出30%-50%,这成为制约游客出行意愿的重要因素。 从实际影响来看,旅游业回暖尚需时间。印度旅游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赴印游客达28.9万人次,占印度国际游客总量的3.2%,是印度重要的客源国之一。 但目前市场反馈平淡,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新政发布后,“中国赴印旅游”搜索量仅环比上涨23%,远低于同期“泰国旅游”“越南旅游”的搜索增幅(均超100%)。有旅游业者直言:“除了签证和机票问题,安全顾虑、语言障碍仍是中国游客的主要担忧,信任重建需要至少1-2年时间。” 而在民间往来之外,中印经贸合作的“暖意”更值得关注。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359亿美元,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额增长12.5%。随着直航恢复,空运物流效率大幅提升——中印空运货物主要以电子元件、医药原料、农产品为主,此前中转导致的运输时间延长、成本增加问题得以缓解,相关行业预计年贸易成本可降低8%-10%。 更关键的是,印度对中国稀土、化工原料等关键产品的依赖度较高(2023年进口占比超70%),而中国也是印度茶叶、香料、纺织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人员往来的恢复将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的深度对接。 不过,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仍给合作蒙上一层阴影。近期美印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加强军事合作,但美国对印度加征钢铝关税、限制印度光伏产品出口等贸易摩擦,让印度意识到需平衡对华关系。 同时,印度国内的“去中国化”情绪仍有残余,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对中资企业的限制尚未完全解除,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双边合作的推进节奏。 总体来看,旅游签的全面恢复是中印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直航与经贸的同步回暖也为双方合作注入动力,但签证门槛、信任重建、政策稳定性等问题仍需逐步解决。 对于游客而言,短期可优先选择商务+旅游的组合出行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聚焦双方互补性强的领域布局。未来,随着双方沟通机制的完善,中印民间往来与经贸合作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学明月

学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