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300万民众不支持又咋样?日本全面介入又如何?美欧一起上又咋滴? 统一,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统一,希望和平,但不幻想。统一,不计代价,只要结果。神挡杀神,佛挡杀神。 但这两天我琢磨一个事,真正的“代价”,可能不只是我们在战场上要付出的那些。那个是底线,是最后的选项,是万不得已才要面对的极端情况。 我看到网上很多人,一提到这事儿,马上就分成两派,互相扣帽子,这边说你是“跪族”,那边说你是“莽夫”,好像除了立刻开火和永远不动,就没别的选项了,这个特别消耗人。 其实吧,真正的较量,早就开始了,不在天上,就在我们身边。 我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前几年在对岸还有不少生意伙伴,大家隔三差五视频,聊聊市场,说说孩子,挺好的。现在呢?他说气氛很怪,谁也不主动提敏感话题,以前那种朋友间的热络,没了,就剩纯粹的生意。他说,这就是一种“代价”,一种无形的疏远,在普通人之间悄悄发生。 还有,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告,里面提到我们一年从对岸进口多少多少芯片,多少多少电子元件,这些数字背后是什么?是一家家工厂的生产线,是一个个家庭的饭碗。真到了那一步,这些链条突然断掉,我们自己的阵痛会有多大?怎么扛过去?这同样是“代价”。 我们说“不计代价”,这四个字,力重千钧。它当然包含着血与火的准备,但更庞大的部分,是在那一步之前,我们整个社会要承受的经济压力、心理韧性和内部团结的考验。就像一个大家庭,总有那么个亲戚闹分家,你可以一拳头把他打服,但打完之后呢?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个心结怎么解?日子还过不过了?家事归家事,这背后是主权,是几代人心里的一道坎,性质不一样。 我觉得现在喊打喊杀,或者觉得遥遥无期,都有点偏了。真正的“行动”,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事情做得更扎实一点,让我们的芯片,我们的科技,我们的经济,更有底气。 那股劲儿,不光要用在拍桌子上,更要用在拧螺丝上。面子上的强硬要有,但里子里的强大,才是让对方真正坐下来、好好谈的唯一筹码。这过程,慢,熬人,但可能,这是代价最小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