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如果美国贸易战失败,特朗普会选择用武力摧毁中国吗?专家警告,失去贸易优势的美国恐会走上极端,是否会让全球付出代价? 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这几年,闹得鸡飞狗跳,本来以为特朗普上台后能缓口气,谁知2025年一开年就又火力全开。2月1号,他签了个行政令,借着打击芬太尼贩毒的名义,直接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甩出关税大棒,中国那边10%的税率立马生效,3月4号又加码到20%。中国不甘示弱,3月10号回击美国农产品,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全加15%,大豆、猪肉、牛肉这些也挨10%的刀子。结果呢?美国GDP今年估计少了好几千亿,相当于凭空丢了个中等国家的大小。老百姓呢?每户多掏1200刀,买东西贵得要命。专家们直摇头,王义桢教授在清华那边的报告里说,美国这关税大棒砸到铁板上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找台阶下。 特朗普这人,商人出身,爱用极限施压那一套。2018年第一任期时,他就对3400亿中国货加税,中国反手对美国大豆下手,美国农民哭天喊地。2025年重返白宫,他更狠,4月2号宣布“解放日”关税,威胁中国货全加50%,总税率冲到104%。中国外交部大楼里灯亮了一宿,4月4号就宣布对等报复,还把七种稀土元素列进出口管制名单。美国军工企业傻眼了,90%的稀土加工在中国手里,导弹生产线直接卡壳,加州那家导弹厂的工人只能干瞪眼看着空货架。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早警告过,美国电网老化,夏天还老停电,哪有余力搞大动作?稀土冶炼就得海量电力,现在连基本供应都跟不上。更别提国内那700多万人上街抗议“不要国王”,政坛乱成一锅粥,特朗普忙着拆白宫修宴会厅,哪顾得上远在天边的战争。 贸易战打到这份上,美国真输惨了。技术封锁本想卡中国脖子,结果中国用稀土许可和WPS格式反杀。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层层加码,中国这边稀土出口一掐,美国军工缺中重稀土造不出导弹,高科技产业少了加工环节寸步难行。智库会议上,万喆教授用全球地图标出路径,韩国半导体订单滑了30%,印尼煤炭出口因产业链断裂卡住,东盟国家丢了中国大豆订单,还得扛美国关税转嫁的成本。澳大利亚拉着搞关键矿产联盟,逼东盟选边站,结果这些小国两头不是人。东南亚电子厂订单大起大落,工人轮休机器闲置。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经济战打不赢,就威胁武力兜底。10月10号,他在空军一号上喊,如果压力持续,会考虑所有选项。五角大楼的将领摊开南海地图,算舰队调动燃料,却发现国内分裂放大,军事冒险纯属找死。 专家们看得很清楚,这不是热战那么简单,而是破坏性博弈在蔓延。马凯硕在新加坡论坛上说,超级大国输不起就掀桌子,连公文格式都成工具,全球治理规则碎成渣。特朗普的反复横跳,让市场预期崩盘:10月中旬一会儿威胁100%关税,一会儿又说一切会好,美股当天晃荡2000点,华尔街交易员大喊调整仓位。全球供应链裂痕拉大,韩国首尔芯片厂工程师翻供应商名单,成本翻倍生产线减速。东盟外交官在曼谷堆文件争论中美压力,印尼出口商盯着取消合同摇头叹气。布鲁金斯学会分析师摇头,美国反制稀土的工具都没,军事冒险只会雪上加霜。特朗普推文里若隐若现动武念头,但现实是美国连基本能源都供应不上大规模战争,电网老化到夏天频停电,哪来的底气? 说实话,特朗普这套极限施压加反复横跳的把戏,表面风光,实际害人不浅。全球市场跟着遭殃,10月14号中美互加港口费,中国免了自己造的船,美国零售商在芝加哥仓库清点库存,算转嫁给消费者的价格上涨。东南亚厂房机器嗡鸣渐弱,订单波动让工人加班变轮休。韩国企业订单下滑30%,得找备用供应商,成本直线上升。印尼煤炭船队延误,产业链断裂让出口商损失惨重。澳大利亚矿产联盟会议上,代表翻文件讨论大豆订单流失,桌上散乱一堆。万喆教授在研讨会上强调,美国政治博弈正让全球买单,小国夹在中间最倒霉。 动武这事儿,听着吓人,但专家们觉得可能性不大。美国输不起贸易战,就想用武力威胁兜底,可中国早不是好捏的软柿子。稀土管制和自主产业链就是护身符,美国每招极端手段,都在加速自己优势流失。布鲁金斯报告直指,美国缺乏反制工具,军事冒险会放大国内分裂。特朗普团队内部争执,五角大楼官员低语,能源需求远超能力。国内抗议浪潮,纽约时代广场标语飘扬,警察拉线警笛响。全球最该警惕的不是真刀真枪,而是这种贸易恐怖主义,破坏供应链稳定预期,比热战还阴险。 特朗普的荒唐逻辑:自己发起贸易战输了,却要别人让步。打不赢经济,就用武力威胁。可现实是,美国连反制稀土的工具都没,布鲁金斯早警告过。以后呢?多极世界来了,各玩各的,合作空间还得慢慢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