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而言,现在确实有点战略上的两难!现在日本跳出来挑事,摆明了就是出来要消耗我们的实力的。现在国际格局主线就是中美博弈,如果说美国是我们的大绊脚石的话,台湾,日本就是我们的小绊脚石。从美国的角度而言,美国最佳策略一定是利用台湾,日本尽可能的消耗我们。 这时候日本跳出来挑事,一点都不意外。11 月 7 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放话,说要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使用武力,可能就构成了 “存亡危机事态”,日本自卫队还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话听着嚣张,背后全是算计。高市早苗心里门儿清,我们根本不会选择跟日本开战,这对我们来说是下下策。 美国巴不得看见中日直接对撞,到时候我们俩鹬蚌相争,它这个渔翁就能坐收最大利益。 而高市早苗这帮人,打的是扩军的主意。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从来没断过,这些年一直借着各种由头提升军事力量。 现在借着台海问题挑衅,就是想进一步突破 “和平宪法” 的束缚,名正言顺地壮大军事力量。 高市早苗走的是十足的险棋,但这帮军国主义者觉得值得赌一把。它们认准了我们的核心精力放在中美博弈上,不敢轻易开辟第二战场,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挑衅。 我们的难处确实很现实。一边要跟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博弈,在科技、经济、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展开较量;另一边还得提防日本趁机消耗,不能让它打乱我们的发展节奏。 尤其是中日真要是发生冲突,美国肯定会隔岸观火,甚至暗中给日本递刀子,最后我们俩都受损,美国却毫发无损,这对我们来说太不利了。 但难不代表没辙,我们的应对之道,核心就是做好平衡 —— 既要让日本为自己的挑衅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又不能太损害自身元气。 首先经济上的反制就得精准发力,日本的汽车、电子、精密机械等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4 年中日贸易额里,日本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 18%。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标准审核、扩大本土替代等方式,让日本相关产业感受到压力,这比单纯的关税制裁更有杀伤力,还能倒逼我们自己的产业升级。 在军事层面,没必要跟着日本的节奏走。我们可以持续加强东海方向的常态化巡航,这种常态化的存在,既能维护东海权益,又能给日本形成持续的压力。 同时加快国防科技的迭代,我们的歼 - 20 隐形战机、055 型驱逐舰已经形成规模化战力,东风系列导弹更是具备精准打击能力,这些硬实力就是最好的威慑,让日本不敢真的越界。 地缘政治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周边合作。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口碑并不怎么样,韩国、东南亚国家都对它的军国主义倾向有警惕。 还要看清一点,日本的挑衅其实也有自己的软肋。它的能源、粮食高度依赖进口,海上生命线完全暴露在我们的影响力范围内。 国内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军费的持续增加只会加重财政负担,2024 年日本的政府债务已经达到 GDP 的 260%,再这么搞扩军,迟早会拖垮自己的经济。 高市早苗之流的挑衅,本质上是色厉内荏。它们想借着中美博弈的机会浑水摸鱼,但时代已经变了,军国主义那一套在今天行不通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不被外界干扰,该发展的继续发展,该反制的精准反制。 中美博弈是场持久战,日本想当棋子,我们就让它变成一颗没用的弃子。既不被它牵着鼻子走,又能让它付出代价,这才是最高明的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