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上什么位置? 中国目前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水平整体上处于世界第二梯队,但正在快速逼近第一梯队,具备全产业链协同与规模化潜力的明显优势。 中国目前虽在基础材料与核心专利方面略逊于日本,但在产业链整合、规模化制造、政策支持与市场应用拓展方面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综合优势。未来 35 年,有望借助成本控制和快速迭代能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 技术层面: - 能量密度:中国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其实验室级别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突破 500Wh/kg,但平均量产水平仍在 300Wh/kg 左右,略低于日本的 400Wh/kg 和美国的 390Wh/kg 。 - 技术路线:中国在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路线上具备领先优势,而日本在硫化物电解质方面专利积累最多、技术最成熟 。 - 安全性与循环寿命:中国部分企业已实现 400℃高温不燃爆、循环寿命超 2500 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产业化进程: - 量产能力:赣锋锂业、广汽集团、比亚迪等已建设全球首批全固态电池中试或量产线,其中赣锋锂业 2025 年底将形成 26GWh 产能,为全球最大 。 - 装车时间:中国计划 2026 年起小批量装车,与丰田、三星等日韩企业基本同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