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可是急红了眼,直接给27个成员国领导人下了“死命令”,12月前必须把2026-2027年援乌的事定下来,总金额高达1357亿欧元,甚至还放话欧洲可承受不起瘫痪。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1月致信27国领导人,明确12月前敲定2026-2027年援乌框架,划定时间红线。 乌克兰现在早不是靠打仗赢不赢的问题了,是根本离不了外部输血,不管是军队运转还是老百姓基本生活,全得靠别人给钱撑着。 有机构算过,未来几年的窟窿还很大,现有的承诺根本填不上,更要命的是美国那边的态度,之前还一起扛,现在变得忽冷忽热,甚至开始搞商业化军援,意思就是要赚钱才给。 美国一松劲,压力全堆到欧盟头上,冯德莱恩能不急吗?她定的时间表也藏着心思,要求明年二季度初就得拨第一笔钱,就是怕断供了让乌克兰真扛不住。 冯德莱恩也不是没准备,拿出来三个办法。要么各国自愿捐钱,按经济实力分摊;要么欧盟一起借钱,利息大家摊;要么动之前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那个钱来周转。 三个办法没一个省心的,自愿捐钱的话,经济差的国家肯定不乐意,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起借钱要全体同意,匈牙利那关就过不了;动俄资产更麻烦,比利时手里攥着不少,就怕用了以后吃官司,非要欧盟给担保。 说穿了,这些方案就是故意设计得有缺陷,逼那些有顾虑的国家让步,尤其是想逼比利时松口同意动俄资产。 分歧早摆在台面上了,最跳的就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他直接公开说这事儿像给酒鬼送伏特加,还骂是军事黑手党榨取欧洲纳税人的钱。 这话听着刺耳,却说到不少欧洲民众心坎里,连续几年援乌,欧洲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通胀、能源账单涨得厉害,政府还要掏大钱援外,谁心里都有气。 欧尔班敢这么说,不光是自己不乐意掏钱,更是摸准了国内的民意,拿这个当政治筹码。 之前欧盟搞的援乌方案,就被他一票否决过,这次估计还是要抬杠。 比利时那边则是另一种心思,手里攥着冻结的俄资产最多,怕担法律风险,非要欧盟给明确的担保才肯松口,说白了就是不想独自背锅。 冯德莱恩说欧洲承受不起瘫痪,这话得拆开看,乌克兰要是真顶不住,大批难民会往欧洲涌,周边国家的安全也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欧盟之前投了那么多钱,要是现在停了,之前的钱全打了水漂。 还有供应链,乌克兰的能源和基础设施要是崩了,欧洲自己的工厂生产都可能受影响。 但最核心的还是欧盟自己的面子,当初喊着援乌最积极,现在要是掉链子,以后在国际上就没威信了,内部也可能散架。 那些主力出资国比如德国、法国,国内反对声也不小,只能拉着小国一起摊钱,所谓的公平分摊,其实就是怕自己掏太多挨骂。 现在离年底没多少时间了,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俄资产那套方案是最有可能的突破口,就看欧盟能不能跟比利时谈妥担保的事,责任怎么分清楚。 匈牙利那边也不是完全没辙,说不定会用其他领域的利益交换让他点头,或者想办法绕开他的否决权。 俄罗斯那边也早放话了,敢动冻结的资产就报复,到时候欧洲金融市场能不能稳住还是个问题。 其实欧盟现在就是骑虎难下,当初为了彰显自己的影响力,一头扎进援乌的事里,现在想退都退不出来。 援乌早不是帮乌克兰打仗那么简单了,变成了给乌克兰的生存兜底,更是给欧盟自己的面子兜底。 冯德莱恩急着下死命令,不过是想在内部彻底分裂前,把大家绑在一条船上。 那些成员国的小算盘也打得精,能少掏就少掏,能不担责就不担责,谁都不想当冤大头。 这场援乌博弈根本不是什么正义之战,而是欧盟骑虎难下的财政赌局。 赌赢了,能稳住地缘格局,保住联盟的凝聚力;赌输了,不光钱打水漂,内部就会彻底分崩离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