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替徐杰的“童工合同”鸣不平了。 当球迷还在心疼他的工资时,人家转头就开上了代言的七位数国产新能源车。功能饮料、茶饮,还有国产品牌的篮球鞋代言,徐杰的商业版图早就铺开了,这搞钱的思路,清醒得很。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3年他的代言收入预计是工资的三倍还多。社交媒体上发一条广告,报价就是六位数起步。更厉害的是,个人联名球鞋第一个月销量就突破一万双,这带货能力,这带货能力真的强。 这些都不是白来的,都是在球场上一分一分拼出来的。入选CBA全明星阵容,社交媒体粉丝突破500万,人气高了,商业价值自然就来了。现在他都有自己的团队专门打理商业事务,把人气转化成实打实的收入。 你看CBA顶薪也就600万,中游球员两三百万,光靠工资,那...徐杰这种年轻球员已经懂了,赛场表现是基本盘,个人品牌才是收入的放大器。 现代职业运动员的收入早就多元化了,球打得好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