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结束以后 比较发愁的就是马琳了 成都世界混团比赛还有8天,就要开始

老安聊事 2025-11-22 23:16:28

全运会结束以后 比较发愁的就是马琳了 成都世界混团比赛还有8天,就要开始了,但是现在问题就来了。 懂球的都知道,马琳现在手里攥着的可不是普通的“难题”——他是国乒混双项目的“掌舵人”,成都这届世界混团赛又是今年国际乒联的重头戏,既要争成绩,还得为巴黎奥运会的混双阵容探路,偏偏全运会刚结束,队员们的状态还没完全调整过来。 全运会乒乓球赛场有多“卷”不用多说,能从里面拼出来的选手,手上多少都带着点疲劳,有的是体能还没恢复,有的是连续作战磨出了小伤病。就拿混双项目来说,全运会里几对主力组合为了争冠军,几乎场场都是硬仗,现在距离成都赛只剩8天,想在这么短时间里把状态从“全运强度”平稳过渡到“国际赛场节奏”,难度可不是一般大。马琳这几天在训练馆盯着队员练,眉头就没怎么松开过,毕竟比赛不等人,对手可不会因为你刚打完全运就手下留情。 更让他犯难的是阵容调配。全运会混双赛场上爆了不少小冷门,有些原本被看好的组合没拿到预期成绩,反而几对年轻组合打出来了惊喜。现在摆在马琳面前的就有个选择题:是继续用经验丰富的老搭档稳扎稳打,还是给年轻组合一个国际大赛的机会?选前者吧,怕队员们带着全运的疲劳打不出最佳状态;选后者吧,年轻组合虽然冲劲足,但国际大赛经验少,万一在关键场次掉链子,不仅影响团队成绩,还可能打击队员信心。 还有个隐性问题,就是队员的心态。全运会刚结束,有的队员还沉浸在夺冠的兴奋里,有的则因为没拿到理想成绩有点低落,想在短短8天里把所有人的心态都调整到“归零重启”的状态,比调整技术动作难多了。马琳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混双项目讲究“默契”,不光是技术上的配合,更得是两个人心态上的同步,现在队员们状态参差不齐,怎么把大家的劲儿拧到一块儿,也是他每天琢磨的事儿。 其实熟悉马琳的人都知道,他从来不是怕难题的人。当年他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多少次在比赛里落后翻盘,现在当教练,也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破局的办法。只是这次时间太紧张,全运会的“后遗症”又太明显,连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最近训练结束后,马琳还会留在办公室对着比赛录像琢磨到很晚。 成都混团赛的哨声很快就要响了,马琳和队员们现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能不能把这些难题都理顺,不仅关乎这届比赛的成绩,更会影响国乒混双接下来的布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老安聊事

老安聊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