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假儿子”来电瞄准养老钱:别让情急之下的爱与牵挂成了诈骗的突破口 “妈,我撞死

洒脱沙滩 2025-11-22 16:38:53

当“假儿子”来电瞄准养老钱:别让情急之下的爱与牵挂成了诈骗的突破口 “妈,我撞死人了,快拿十万私了!” 曹大妈接到这通电话时的慌乱,恐怕不少有儿女的家长都能感同身受——谁听到孩子出大事,还能保持绝对冷静?可就是这份“情急之下的爱与牵挂”,恰恰成了骗子屡屡得手的突破口。 这就像有人扮成你最信任的邻居守在门口,说“你家孩子突发急事,快拿赎金来”,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心跳加速、脑子发懵。骗子精准拿捏了“亲情牌+紧急感”的套路,把父母对子女的软肋,当成了收割养老钱的镰刀。 咱也不能光怪老人“好骗”,这些骗子的手段是真够“钻营”:能报出孩子名字,模仿焦急哭腔,还会编造“嘴撞肿了说不利索”的理由圆场,给谎言裹上了层“逼真外衣”。但反过来想,要是咱们平时给老人普及反诈知识时,能像教他们用智能手机那样耐心,像提醒他们添衣保暖那样频繁,是不是就能在他们心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那到底该咋筑牢这道防线?给大家支几招实在的: • 遇到“亲属出事要钱”,先压下慌神的情绪,第一时间给本人打视频电话,“见着真人、听清原声”才作数; • 把社区民警电话、96110反诈热线存到老人手机通讯录最显眼的地方,拿不准就立刻求助,别自己闷头琢磨; • 平时跟老人唠家常时,多念叨类似反诈案例,把“凡是让急着打钱的,先打个问号”的意识,慢慢融进他们的日常。 说到底,诈骗就是场“心理战”,拼的是谁更清醒、谁更警惕。父母对子女的爱与牵挂从来都无比珍贵,不该被骗子利用来谋取不义之财。 多一分提前防范,少一分事后追悔,让清醒的警惕心,成为守护家人、守住养老钱最坚实的底气。不伤仲永的小基地超话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洒脱沙滩

洒脱沙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