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的这篇推文,真的把我看笑了。这个作者我不知道具体是一个什么人,到底是有多牛逼的一个人。但是整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就是透露着一股老登的味道,站在身份的制高点讨论王化和徐洁云,站在自己是幕后大佬的立场上笑看风云。像极了那些好为人师年纪又大但是跟不上时代的老年人。他看不起王化,行文字眼里充斥着对王化不如自己资历老的低级认知。他觉得王化做记者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干了。也觉得自己的每日经济新闻是要比成都商报高一个档次的。也因为王化找底下的人跟他见面,没有亲自去见面觉得掉架子,觉得王化底下人没资格跟自己见面。他很难接受王化被人称为化爷,足见格局低心胸狭窄,殊不知爷只是江湖称谓。甚至还阴阳王化并非正常转岗。对徐洁云的评价也差不多,觉得徐洁云能力和水平都一般,也觉得徐洁云在自己面前就是个弟弟。甚至觉得王化和徐洁云跟老东家关系不好是他俩的问题。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资历丰富的人发出来的文字,媒体不讲钱难道还讲感情?投放不到位为什么我要跟你讲感情。很明显,不管是徐洁云还是王化,从媒体转行公关之后都做得很成功。再看看自己,说不酸是假的。所以最后他又会讲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别人屁股歪了,标榜自己是根正苗红。就这文章风格,这气度,很难把社会正能量跟媒体类比。我明白媒体也要赚钱,他心里也明白他所谓的坚持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的那群媒体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打着监督企业的名义变相逼投放,这不是行业公认的事情么?但是我就是嘴硬你能拿我有什么办法?同行都成功了,只有自己还得靠写文字引发关注,这是有原因的。人到中年了,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核心领域专业技能是什么,不要只会倚老卖老,在阴暗的角落里忿忿不平阴阳怪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