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沈阳锅炉工娶了一好吃懒惰的媳妇,梅兰芳得知后亲自宴请,原来,这位懒妇人竟是协助蔡锷将军反袁的传奇名妓,小凤仙。 她在饭桌前坐着,手里捧着一碗未喝完的粥,孩子们对她多有怨言,说她不识字、话多、干活慢,还老唱没人听的老戏。丈夫李振海有些无奈,说她不是坏人,只是不像个勤快日子人。谁也没想到,梅兰芳到来后,却一眼认出了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太太——是朱筱凤。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不是传说中“陪都督演戏、助滇军起兵”的那位女子吗?她不是早就不在人间了吗?她不是应该在北京、在旧京楼馆的某段历史里? 时隔三十多年,朱筱凤早已改名张洗非。那场名为婚姻的相识,源于一场庙会上唱戏。李振海说她能照看孩子就行,她便答应了婚事,藏起过往,从天津一路北上。 那些年,她换过几个城市,经营过小铺,摆过地摊,当过人家的保姆,试图回归平凡生活,却总被现实击退。她唱过几出旧戏,旁人听着觉得腔调老,她便不再唱。积蓄被骗光,她也不再提身世。直到遇到李振海,她才慢慢停下。 然而在她沉默的生命背后,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15年,北京局势紧张。袁世凯图谋称帝,试图软禁云南都督蔡锷。蔡锷表面顺从,实则暗中联络外援脱困,朋友梁启超给他出了主意,要他装出沉溺风月、放松警惕的模样,迷惑袁系耳目。 于是,朱筱凤被赎出,被安排为蔡锷“新宠”,从此与蔡锷形影不离,场面上无话不谈、恩爱非常。而私下,她负责传递信息,监视来往的袁系特务。她不仅扮演情妇,更成为关键的联络人。 最关键的一次,是在宴席布置下的脱身计划中。蔡锷假意赴宴,在房内留衣设局,外人皆以为人未离席。朱筱凤坐镇房中拖延时间,直到蔡锷顺利离开,踏上前往天津的火车。这一举动,促成了蔡锷顺利返回云南,并在不久之后通电全国,掀起护国战争。 蔡锷去世后,朱筱凤独自前往云南吊唁。她不求名分,不计礼制,只说一句“他值得我送”。之后便销声匿迹,离开了公众视野。 多年后,沈阳街巷中人只记得她话多、嗓门高,不勤快。直到那天,梅兰芳坐在小饭桌前,与她轻声交谈。几个孩子都不作声了,他们才知道,家中这位毫无存在感的老人,曾参与改写近代历史的一页。 1953年,她病重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