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一天,杜月笙给梅兰芳打电话要4万大洋。梅兰芳为难地说:“杜老板,你知道我没那么多钱!”杜月生皮笑肉不笑地说:“那我借给你?”梅兰芳一听心想不妙,赶紧放下电话就开始变卖家产…… 1933年,上海滩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宁静,电话那头是青帮大佬杜月笙,语气看似通情达理,实则绵里藏针,作为相识多年的戏迷朋友,杜月笙这回不是来捧场的,而是来“平事”的,他开门见山要替孟小冬讨个公道,开价便是四万大洋的所谓“分手费”。 梅兰芳是个聪明人,他深知杜月笙虽然平时称兄道弟,但身为流氓大亨,这话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更不能不知好歹去借这种隐形的“高利贷”被逼无奈之下,这位早已成名的伶界大王只能把心一横,忍痛变卖了自家的老宅和私藏的一批古董。 东拼西凑才把这钱交到了杜月笙手里,能让杜月笙出面“强买强卖”,还得归咎于梅兰芳当初那个无法兑现的“两房”承诺,回望1927年,两人结合时本是梨园的一段佳话,一个是红透半边天的旦角之王,一个是年少养家、才华横溢的“冬皇”。 孟小冬虽然出身贫苦,但也傲气铮铮,向往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梅兰芳为了哄得美人归,搬出了为了替失去生育能力的大房王明华传宗接代的理由,许诺孟小冬进门后是地位相当的“兼祧”平妻。 可谎言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那场所谓的婚礼,没有十里红妆,孟小冬只是被一顶小轿悄悄从偏门抬进了一处外宅,这“金屋藏娇”的背后,并非恩宠,而是尴尬的隔离,梅家大院里,掌权的二夫人福芝芳早已站稳脚跟。 虽然大夫人王明华因为做过绝育手术且早已不过问家事,对谁进门都持默认态度,但福芝芳可不是盏省油的灯,矛盾的爆发点极其惨烈,1930年,梅兰芳生母病逝,这是身为儿媳尽孝的大事,可梅家上下竟无一人通知孟小冬。 得知消息匆匆披麻戴孝赶去的孟小冬,在梅宅大门口遭遇了令人窒息的一幕,挺着六个月身孕的福芝芳拿着剪刀死守大门,厉声放话:“今儿你要敢进这个门,我就拿肚里的孩子跟你拼了”。 在那剑拔弩张的时刻,孟小冬本以为闻讯赶来的丈夫会是自己的靠山,她含泪看向梅兰芳,求一个公道,求一份体面,然而她等来的只有梅兰芳的一句避重就轻的“你先回去吧”那不仅是对她身份的公开否定,更是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孟小冬的所有幻想。 原来,自己在对方眼中,始终是个连大门都进不去的“外室”这份心寒,最终化作了报纸上那则决绝的脱离关系启事杜月笙一直以“护花使者”自居,看着曾经深爱的孟小冬受此委屈,这才有了开头强势介入讨要赔偿的一幕。 当梅兰芳那带着体温的四万大洋交接完毕,杜月笙淡淡丢下一句“以后没你啥事了”,转手分文不取全给了孟小冬傍身,这场三人纠葛,最终在1950年的香港坚尼地台公馆画上句号。 63岁的杜月笙给了53岁的孟小冬一场迟到却正式的婚礼,虽然此时已近黄昏,却比当年的虚假承诺来得真实坦荡。 信息来源:2015-10-31,黑龙江省京剧院,名人传记《梅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