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要盟友在与泽连斯基会谈后拒绝了特朗普的计划 11月21日,乌克兰独通社报道,欧洲主要盟友站在了泽连斯基一边。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泽连斯基的电话会谈中,拒绝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平计划的关键条款,该计划规定向莫斯科做出广泛让步。 这次他提出的“和平计划”,想让乌克兰在面对俄罗斯时做出一些明显的让步,结果被欧洲几位重量级领导人直接否了。 而且还是在和泽连斯基刚通完电话之后,三人几乎同一时间表态,力度不小,态度也很统一。这个局面看上去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复杂,背后其实也藏着不少信息。 先说特朗普的“和平计划”,虽然他没有公开完整细节,但外界普遍猜测,这个计划要求乌克兰在现有冲突线的基础上接受某些实际控制现状。 甚至可能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问题上做出实质性退让。这种思路和目前欧洲国家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完全不一致。 德国、法国、英国这三个国家已经在军事、经济、外交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支持乌克兰,他们显然不希望这些努力最后换来一个“割地求和”的结果。 尤其是现在乌克兰还在前线坚持作战,欧洲要是突然转向,民意也未必能接受,政坛的稳定性肯定会受到冲击。 从德国政府的声明看得出来,欧洲人这次是真的不想给特朗普面子。他们强调现有的战线必须是谈判起点,这句话听着简单,其实分量很重。 因为这等于明确否定了俄罗斯在战场上的任何额外扩张成果,也拒绝了“强者为王”的逻辑。这次三国领导人一起和泽连斯基通话,更像是在重申一个共识。 乌克兰的未来,不能由外部强权摆布,乌克兰自己说了算。这个表态不仅是对特朗普的回应,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施压。 对美国来说,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快三年,很多人开始质疑继续援助的必要性。特朗普如果能以“我能结束战争”这个人设出现,确实有可能拉到一部分民心。 但这个算盘能不能打响,还得看欧洲这边买不买账。从目前情况来看,欧洲显然不愿意让特朗普主导这场战争的终局。 而且,英国首相斯塔默这次的参与也挺关键。别看英国已经脱欧了,但在乌克兰问题上,英国一直是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斯塔默上台之后虽然在国内政策上和前任们有些不同,但在对乌克兰的态度上还是延续了一贯立场。他公开强调乌克兰的主权问题不能妥协。 这其实也是在向国内外表明,英国即便不在欧盟,也依然是欧洲安全格局中的重要一部分。从更大的格局看,其实这次事件也再一次暴露出美欧之间的某种分歧。 特朗普则直接跳过这些程序,推出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方案,实则是想快速收场。但欧洲国家显然不愿意为了图个省事,就牺牲乌克兰的国家利益。 毕竟他们离乌克兰更近,地缘安全威胁更直接,一旦乌克兰倒下,接下来可能轮到其他东欧国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顺便说一句,这种大国之间对乌克兰命运的讨论,其实也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的一些场景。当年美苏博弈,多少国家成了“棋子”,结果就是人民受苦、局势更乱。 现在这种局面,欧洲国家显然不愿意再重演,他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基于规则、尊重主权的秩序。所以即便特朗普提出的是“和平”。 但如果这个和平是以牺牲乌克兰的根本利益换来的,那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特朗普的动向会越来越频繁。 他的每一次表态,都可能引发国际舆论的震动。但这次欧洲盟友的“集体拒绝”,也说明一件事:就算美国政坛变天,欧洲也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轻易被带节奏。 更何况,这几年欧洲在安全战略上的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已经多次提出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关键问题上坚持自己的路线。 这场战争怎么结束,什么时候结束,确实是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但如果结束的方式是不公平的,或者是被迫接受的,那和平也不可能持久。 欧洲这次的态度其实就是在给全世界表个态:不是不想和平,而是不接受糊弄式的和平。至于特朗普的计划有没有后续,能不能在美国国内引起更多共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欧洲这边,他的这套思路暂时行不通。

山间小溪-龙腾广告
快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