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首先得明确,美国欠中国的 “欠条” 其实就是美国国债,这是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借钱的凭证,相当于打了张有利息的白条。 可这白条现在快成烫手山芋了,2025 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突破 38 万亿美元,比美国全年的 GDP 还多 30%,分摊到每个美国家庭头上得 23 万美元,这钱哪能说还就还?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还预测,再过三十年这债能涨到 50 万亿美元,光利息就得花掉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明眼人都知道这风险太大了。 中国手里攥着的 “欠条” 也不少,截至 2025 年 11 月还持有 7307 亿美元美国国债,虽然比 2013 年的 1.3 万亿美元少了一半多,但仍是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 咱可没傻等着美国还钱,毕竟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太危险,于是就想出了转让 “欠条” 的高招,而沙特就是第一个接招的关键角色。 去年中国就和沙特做了笔精彩的交易:咱把 500 亿美元短期美国国债转给沙特,这可是美债里最容易兑现的品种,年收益率能到 4.8%。 最关键的是,沙特没花美元,而是用手里的人民币买的,通过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直接结算,压根没走美国的美元清算通道。 您猜沙特拿这 “欠条” 干啥了?直接拿去抵消了欠美国的军购款!这操作简直绝了:中国把有风险的美债换成了踏实的人民币,沙特不用动美元储备就还了债,美国虽然没掏现金,但也算收到了 “还款”,表面上保住了信用,可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 想反对都没理由,因为这符合美债自由流通的规矩。 沙特为啥愿意干这事儿?人家早就想给自己的资产找条退路了。从 2023 年开始,沙特央行就把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比例提到了 10%,现在手里的人民币储备超 500 亿元,就是怕被美元捆死。而且中国还承诺用这些人民币买沙特的原油,等于帮沙特锁定了生意,这买卖稳赚不赔。 不止沙特,南美的阿根廷也靠这路子解了围。阿根廷被美元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中国就用人民币买他们的大豆、牛肉,让阿根廷拿这笔钱先还美国的债,等货物交割了再结清人民币款项。 这等于绕开美元,用 “欠条” 的流转帮阿根廷缓了口气,也让更多国家看到:原来不用美元,用人民币也能搞定债务问题。 现在人民币可不是只能买东西的结算货币了,已经成了能撬动债务的硬通货。2024 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比升到了 4.5%,中俄贸易、中巴能源交易都在用人民币结算,这次用人民币买美债抵账,更是让人民币站到了国际金融的舞台中央。 美国其实早就慌了,财政部长都公开说要恢复财政纪律,不然全球投资者得失去信心。可他们没辙啊,要是强行阻止这种交易,等于自己砸了美元的招牌,只会让更多国家逃离美元体系。 这就像美国开了家银行,现在大家发现不用它的存折,用人民币也能转账还债,这家银行的地位能不晃吗? 可能有人担心这操作有风险,哈佛大学教授就说过怕信用链断了,但对中国来说,这是应对美国债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总不能看着美国印钞票 “割韭菜”,咱得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这哪是简单的买卖 “欠条”,分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博弈,表面上转的是美债,实际上是在改写全球货币的规矩。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盯着这种玩法,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 “欠条” 被拿来抵账。到那时候,美元一家独大的日子就真的要过去了,而人民币会在国际上站得更稳。这步棋,中国走得太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