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问界M9,五十万理想L9,四十万腾势N9,三十万方程豹8,二十万

小晓深扒汽车啊 2025-11-22 01:57:26

“六十万问界M9, 五十万理想L9, 四十万腾势N9, 三十万方程豹8, 二十万星纪元ET”这张在车友群里疯传的“SUV点菜单”看着像段子, 真格却是新版价格鄙视链的截图, 评论区的火力却不在高位, 反而都瞄准了压轴那款, 十七万二千八百起的星纪元ET, 有人惊呼新能源内卷到膝盖, 也有人质疑奇瑞的高端梦是不是画饼, 一时间点赞回怼此起彼伏, 观众席的瓜子都要卖脱销了。 先把情绪放一边, 简单过一遍硬件, 官方资料显示, 这车四米九五的车长配三米轴距, 搭四十四点五热效率的增程机, 单次加油加电可跑一千五百公里, 纯电二百四十公里解决城区通勤, 电池四十一度多, 二点四C快充说是十七分钟把电量从两成拉到八成, 纸面数据确实有点猛。 再看驾驶层面, 雪豹四驱总功率三百四十五千瓦, 扭矩六三四牛米, 百公里加速四秒八, 配双叉臂加空气悬挂, 官方说能把震动过滤三成, 过弯抓地提升近半, 听着像把百万级配置往二十万区间砸, 难怪网友感叹“同价位别再装作没看到”。 问题来了, 真香的公式向来是价格美丽+体验达标, 目前星纪元ET在终端还没大批量交付, 动力电池衰减、软件稳不稳都要时间验货, 同档位的深蓝S7、问界M7也不是摆烂选手, 再往上理想L系列用户黏性高到能自发带货, 奇瑞要想翻盘, 靠的可不只是配置表上的肌肉, 售后网络、品牌形象、二手残值都得跟上。 站在消费者视角, 星纪元ET像一把被调到极限的瑞士军刀, 刀刃多且锋利, 但真正切菜还得看钢材和铆钉, 今年三季度开始陆续交付, 车友们也许很快就能知道这把刀能不能日常下厨, 抑或只是展柜里的概念艺术品, 留个悬念, 等实车跑上三五万公里再回来复盘也不迟。 十七万二千八百的起售价,能拿下双叉臂+空气悬挂+1500公里综合续航,配置密度放在三年前完全是“天方夜谭”。 对比同级别竞品: • 深蓝S7空气悬挂版起售价18.49万,仅提供前驱; • 问界M7入门版24.98万,空气悬挂需加价超2万; • 比亚迪宋PLUS DM-i无空气悬挂,纯电续航仅110公里。 星纪元ET用更低价格实现“配置越级”,直接拉高了二十万级新能源SUV的竞争门槛。 但奇瑞的“高端梦”绕不开过往包袱。早年间观致因定价虚高、渠道混乱草草收场,星途系列被贴“换壳奇瑞”标签,2024年销量仅8.5万辆。这次星纪元即便配置拉满,消费者仍顾虑是技术沉淀还是短期“堆料”营销。 硬件参数亮眼,实际体验却存疑。官方宣称的44.5%热效率增程机,满载或高速巡航时油耗、噪音表现未知;17分钟快充需专属480kW超充桩,而奇瑞全国仅120余座超充站,三四线城市覆盖率不足15%,日常用第三方充电桩速度会大打折扣。 驾驶层面的“堆料”也暗藏隐忧。奇瑞缺乏空气悬挂大规模量产调校经验,双叉臂+空气悬挂的实际滤震、过弯表现待验证;雪豹四驱的动力平顺性、响应速度,也需要实车长期测试。 同价位竞争对手实力不俗: • 深蓝S7靠华为ADS 2.0智驾,月销1.2万辆以上; • 问界M7搭华为ADS 3.0,2024年累计销量破20万辆; • 比亚迪宋PLUS DM-i有超300万用户基数,三年保值率62%。 星纪元ET的“雄狮智驾”仅支持基础ACC和车道保持,与竞品高阶智驾差距明显。 品牌保值率和售后是硬伤。理想L系列三年保值率65%,问界M系列63%,而奇瑞星途仅50%左右。售后方面,奇瑞1200余家4S店中仅30%具备新能源维修资质,三四线城市用户保养多需跨城。 星纪元ET用极致配置和亲民价格打破了高端配置与平民价格的壁垒,这种“内卷”对消费者是好事。但奇瑞想要实现高端化转型,还需解决品牌认知、售后服务、保值率等问题。 汽车是长期消费品,消费者买的不只是参数,还有信任、安心和可靠性。星纪元ET开局亮眼,但能不能成为奇瑞高端化“破局者”,还得看实车交付后的市场反馈。问界m9m7 问界m8m9 华为问界s9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小晓深扒汽车啊

小晓深扒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