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小吴跟着母亲搬到继父张某家一起生活,本以为能有个安稳的家,没想到刚住没多久,恐惧就缠上了她。她不仅常听母亲说起被张某打骂的事,还亲眼见过继父对母亲动手,那种狰狞的样子让她打心底里害怕。平日里,小吴在这个家里总是小心翼翼,尽量避开和继父单独相处,可该来的危险还是没躲过。 有一天晚上,母亲因为和张某吵得厉害,实在害怕得不敢回家,家里就剩下了小吴和继父两个人。更让小吴胆战心惊的是,张某突然跟她说自己以前因为故意杀人被判过刑,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冷冰冰的,明显是在威胁她。小吴吓得浑身发抖,想躲却没地方去,只能硬着头皮待在屋里。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张某露出了真面目,强行和小吴发生了性关系,还拿着手机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以此作为要挟。 被侵害后,小吴又怕又无助,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妈妈求救。她趁张某不注意,偷偷拿出手机,颤抖着给母亲发了微信,把自己遭遇的事情告诉了妈妈。母亲看到消息后,心都揪紧了,又急又怒,不敢有半点耽误,立刻拿起电话报了警。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赶到他们租住的房子时,张某正想收拾东西逃跑,最终被民警当场抓获。 案子到了法院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的争议点:有人说小吴当时没有明显反抗,能不能认定是被强迫的?这时候检察机关站了出来,申请让未成年人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帮忙分析。法院同意了这个请求,特意请了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创伤治疗督导师出庭。专业人士仔细看了案涉的视频,然后给出了分析意见,说视频里小吴的所有动作都是跟着张某的指令做的,这是正常人在极度恐惧下的正常反应,根本不是自愿的。 法官也考虑到了整个案件的背景:小吴一方面要依靠这个家生活,另一方面既知道继父有故意杀人的前科,又亲眼见过他家暴母亲,早就被吓得没了反抗的勇气。这种情况下,她不反抗太正常了,不能简单以为不反抗就是自愿。最后法院认定,张某是用精神控制的手段让小吴不敢反抗,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强奸罪,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这起案子被最高法列为了反家暴典型案例,其实也是想告诉大家,家暴从来都不是家务事,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法律绝对不会容忍。很多人可能会像案子里一开始的争议那样,觉得受害者没反抗就是自愿,但实际上,在长期的暴力威胁下,受害者往往会被精神控制,不敢反抗、不能反抗,这时候就需要结合整个案件的背景来判断。 而且这起案子也让大家看到,遇到这种事千万不能忍气吞声。小吴及时向母亲求救,母亲果断报警,这才让施暴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如果遇到类似的危险,一定要记住找信任的人求助,或者直接报警,法律会成为受害者最坚实的后盾。同时也提醒大家,重组家庭中更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一旦发现有家暴的苗头,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别让孩子陷入危险之中。专业人士的出庭也很关键,他们的专业意见帮助法庭看清了事情的真相,让施暴者无法狡辩,这也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事件来源:南风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