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一等功臣刘海洋:铁血排长的战场传奇,用热血铸就荣光! 老山一等功臣刘海洋,

寻双野史 2025-11-21 15:09:47

老山一等功臣刘海洋:铁血排长的战场传奇,用热血铸就荣光! 老山一等功臣刘海洋,安徽省太和县人,1980年入伍,1982年考入济南陆军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67军595团七连任排长。 ​1985年,刘海洋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 出发前,他给老家的父母写了封信,信里没说豪言壮语,只一句“儿子在前线守国门,你们放心”,字里行间全是年轻人的担当。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学生兵,上了战场竟成了不要命的“尖刀”。他们连负责坚守的阵地,是老山前线出了名的“绞肉场”,越军的炮火几乎把山头削低了半米,工事被炸得支离破碎,战士们只能躲在临时挖的猫耳洞里,渴了喝雨水,饿了啃压缩饼干,身上的军装就没干过。 一次越军发起集团冲锋,炮弹像雨点般砸在阵地上,身边的战友接连倒下,刘海洋的胳膊也被弹片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瞬间浸透了军装。可他顾不上包扎,抓起冲锋枪就跳出猫耳洞,大吼着“跟我上”,带领战士们反击。子弹擦着耳边飞过,他全然不顾,只顾着瞄准敌人射击,直到打退越军的进攻,才发现伤口已经化脓,疼得钻心。 最惨烈的那次坚守,他们排被越军围困了三天三夜,断水断粮,战士们个个嘴唇干裂、浑身是伤。有个新兵吓得哭了,刘海洋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把仅剩的半块压缩饼干塞到他手里:“别怕,有我在,咱们死也死在阵地上!”话音刚落,他就扛起炸药包,冒着炮火去炸掉越军的火力点。一路上,他接连躲过两次手雷袭击,腿被弹片击中,一瘸一拐地爬到火力点下方,拉燃导火索后滚下山坡,身后的爆炸声震彻山谷,越军的火力点彻底哑火。 三天三夜的激战,刘海洋带领全排打退越军八次冲锋,歼敌四十余人,硬生生守住了阵地。当增援部队赶到时,他已经昏迷在血泊中,身上有七处伤口,手里还紧紧攥着染血的冲锋枪。经过紧急抢救,他终于脱离危险,可腿上的伤却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路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利索。 战后,刘海洋被授予一等功,可他回到家乡后,却从没主动提起过战场上的功勋。有人问他后悔吗?他总是摇摇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能活着回来,已经很幸运了。”如今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低调生活,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功臣”二字的重量。 那些在老山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了家国安宁,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刘海洋的故事,只是无数英雄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功绩不该被遗忘,他们的精神更该被永远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
寻双野史

寻双野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