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

虎虎聊娱乐 2025-11-21 15:08:28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点都想错了!” 过去几年,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像潮水一样涌来,从金融到能源,一波接一波。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关上大门,莫斯科的出口渠道一下子窄了,转身就得找东方出路。伊朗那边也好不到哪去,美国单边制裁卡着石油出口,经济发展空间被挤得喘不过气。两国高层在双边会晤中反复强调和中国加强协作,把北京当成可靠靠山。 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和伊朗的决策圈渐渐养成一种共识:西方围堵他们,本质上是冲着中国全球影响力去的,中国就该全力帮他们顶住。莫斯科的智库报告和德黑兰的议会辩论里,这话反复冒头。2023年,俄罗斯能源部长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公开说,中俄能源合作是“对抗西方霸权的战略支柱”,话里话外暗示中国得加大采购,补上欧洲的空缺。伊朗也差不多,2024年伊朗石油部长在中东能源峰会上讲,中国作为伊朗最大贸易伙伴,该在制裁下多给资金和技术援助,维护地区稳定。 这想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2022年3月,美欧领导人多次公开把中俄关系说成“轴心威胁”,俄罗斯和伊朗听多了,就信了:中国要是不插手,他们的麻烦就直奔北京的安全利益。谈判桌上,他们常摆出“战略要价”的架势,要中国在项目里扛大风险,或让出更多控制权。可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从不趟他国冲突的浑水。2023年中国和多国签能源协议,确保进口来源多管齐下,联合国安理会场合也总呼吁对话解决争端。这立场,让俄罗斯和伊朗的如意算盘落空,也暴露他们对合作底子的认知偏差。 俄罗斯北极LNG项目本是中俄合作的亮点,中国投资近50亿美元,本想深度参与运营。可2023年11月,诺瓦泰克公司提出方案,只给中国分红权益,核心运营权死死攥在俄方手里。中方团队仔细审阅协议,指出资金到位后,决策流程和财务报表得全透明,不能只当财务旁观者。谈判拖了几个月,俄方勉强分享部分采购和调度权限,但核心模块没松口。这事一出,俄罗斯某些人脸上挂不住,本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的气,结果中国能源篮子早多元化了。 消息传到伊朗,2024年3月议会大厅里议员们盯着投影:中国和沙特签石油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年值数百亿美元的原油。伊朗那50亿美元贷款卡在基建上,只修了几条路,沙特一笔就拿走大单。更气人的是南帕尔斯气田招标,伊朗能源部官员宣布,主承包商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他们的报价和技术方案压倒中方。中国企业只分到外围海底管道铺设合同,价值不到总投资的10%。伊朗出口天然气到中国,本该是亮点,可制裁通道不畅,实际到港量不足预期一半。 能源进口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每日1110万桶,俄罗斯占19%,沙特17%,伊拉克12%,巴西、安哥拉、马来西亚填补余位。伊朗天然气供应因银行问题,实际份额小得可怜。同一时期,中国和土库曼斯坦敲定中亚管道扩容,年输气量超400亿立方米,价格比俄罗斯线路低近两成。谈判桌上,中方摊开图表,指着线路走向强调,多渠道供应是保障,冬季供暖不能押单一来源。土方点头签补充条款,这让俄罗斯的“中国离不开我气”的念头彻底破灭。 2022年3月俄乌冲突最紧时,莫斯科官员翻情报简报,拨通北京热线,暗示需中国公开表态支持,并在经济上提供援助。电话那头,中方回应平静:粮食和化肥采购照旧,民用贸易正常,但无意介入冲突。俄方挂断,转而联系新德里。2023年,俄罗斯和印度签苏-57E战机合作备忘录,生产线和技术细节逐步移交。印度空军基地上,测试飞行员检查机身,引擎轰鸣起飞。这笔交易明知印度视巴基斯坦为主要对手,却推进得飞快,凸显俄罗斯的快速转向。 这些事串起来看,俄罗斯和伊朗的误判显而易见。他们把中国当成“必须依赖”的对象,却没看清北京的全球布局。中国企业没停下巴西油田勘探,也没中断阿曼长期合同。2024年8月,Arctic LNG 2首船抵达中国港口,卸货臂降下,工人系缆绳,但这只是合作一环,不是全部。中国始终留有选择余地,能源管道从四方汇聚,确保上亿家庭稳定供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