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产业周报:英伟达财报炸裂,巨头们的算力竞赛进入新阶段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科技播客。最近一周,全球AI圈迎来多件重磅事件:英伟达第三季度财报创下历史纪录,黄仁勋直言“没看到AI泡沫”;Meta首席AI科学家离职创业;OpenAI、马斯克旗下xAI等也动作不断。今天咱们就聚焦这些核心动态,拆解AI产业的最新趋势。首先来看最受关注的英伟达财报。2026财年第三季度,英伟达营收达到570.1亿美元,同比增长62%,远超华尔街预期的549.2亿美元;净利润320亿美元,同比增长65%,盈利能力堪称“半导体行业天花板”。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512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66%,占总营收比重接近90%——这意味着英伟达已经彻底从“游戏芯片厂商”转型为“全球AI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更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的表态和未来规划。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新款Blackwell GPU芯片销售“非常火爆”,云端GPU已售罄,训练和推理领域的算力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已进入AI的良性循环”。CFO则透露,本季度公司宣布了涉及500万个GPU的AI基础设施项目,同时给出了激进的第四季度指引:预计营收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一数字意味着环比还将增长14%。在技术和合作层面,英伟达也动作频频。Blackwell架构在基准测试中展现出超强性能,每兆瓦吞吐量达到上一代产品的10倍;公司还与OpenAI达成合作,将为其下一代AI基础设施部署至少10吉瓦的系统,同时联合Google Cloud、微软、Oracle等巨头,部署数十万块GPU构建AI基础设施。此外,英伟达推出了专为处理海量上下文设计的Rubin CPX GPU,以及能将GPU与量子处理器结合的NVQLink开放式架构,进一步巩固技术护城河。除了英伟达,AI领域的“大佬动向”也值得关注。Meta首席AI科学家、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Yann LeCun,宣布将于2025年底离职,创办专注“高级机器智能”(AMI)的新公司。这位图灵奖得主在Meta工作12年,不仅创建了FAIR实验室,还为Meta的AI基础设施奠定基础,包括开源Llama模型——如今他选择独立创业,或许会为AI基础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OpenAI则瞄准编程领域,推出了GPT-5.1-Codex-Max模型。这款模型专为长期编程任务优化,采用“压缩”技术,能在单个任务中跨越数百万个token连贯工作,支持项目级重构、深度调试等复杂操作。在内部测试中,它不仅能独立工作超24小时完成任务,还比前代模型减少30%的思考token,效率大幅提升。目前,该模型已在Codex CLI、IDE扩展等工具中可用,API访问也即将开放,数据显示95%的OpenAI工程师每周都会使用Codex,使用后拉取请求提交量增加约70%,未来可能会重塑软件研发流程。马斯克旗下的xAI也有两大动作。一是计划以2300亿美元估值融资150亿美元,这一估值较今年3月翻了一倍多,融资将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和AI模型研发;二是与沙特Humain公司合作,在沙特建设500兆瓦的数据中心,这是xAI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将采用英伟达芯片,用于托管Grok AI平台。这一系列动作,既体现了xAI在全球AI竞赛中的野心,也反映出中东地区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加速。最后,Adobe的收购案也为AI+营销领域带来新变化。Adobe宣布以19亿美元全现金收购SEO平台Semrush,每股支付12美元,较Semrush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近74%。此次收购的核心目标,是打造“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服务——随着Google、OpenAI等推出AI驱动的搜索体验,传统SEO模式面临挑战,Adobe希望通过Semrush的8.55亿个关键词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从SEO到GEO的完整解决方案,抢占AI时代的营销赛道。从这些动态能看出,当前全球AI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生态扩张”的关键期:英伟达凭借算力优势领跑基础设施建设,巨头们在基础研究、垂直领域应用上各有布局,而资本的持续涌入,也让这场竞赛的激烈程度不断升级。(结尾)本期播客就到这里,如果想深入了解某家公司的技术细节,比如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具体优势,或者OpenAI编程模型的实际应用场景,欢迎随时告诉我。咱们下期再见~
全球AI产业周报:英伟达财报炸裂,巨头们的算力竞赛进入新阶段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
秦始皇看科技
2025-11-21 07:59: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