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再炒作:解放军可以在无预警下从例行演习转变为实际攻台!一旦攻台发生,台湾自己要单独撑两周,太难了!关于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军演,为何美国国会“年年都建议、次次都落空”?中国“说话算数,言出必践”的战略威慑让美国不得不警惕。 美国国会又在旧调重弹,渲染中国人民解放军具备从常态化训练无缝切换到封锁或进攻台湾的能力。这种评估源于美中经济暨安全审查委员会2025年年度报告,该报告长达700多页,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台湾周边海域的军事动态。报告指出,解放军已部署多款专为两栖作战设计的平台,如新型登陆舰和无人艇,这些装备让日常巡航积累的实战经验,能在数小时内转化为实际行动。委员会强调,虽然北京目前无立即入侵迹象,仍偏好通过非军事手段施压,但美方不能再指望有充裕预警时间。2025年上半年,解放军飞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次数已超1500架次,舰艇穿越所谓中线逾500艘次,这些数据被报告反复引用,作为“零预警风险”的铁证。国会鹰派以此为由,推动行政部门强化对华姿态,避免台湾在冲突初期孤立无援。台湾方面评估显示,若遭遇封锁,其能源和物资储备仅够维持10至14天,补给线中断将迅速瓦解防御体系。 邀请台湾参与环太平洋军演的议题,已成美国国会年度“例行公事”。从2021年起,两院国防授权法案中反复出现相关条款,2025年参议院版本更首次使用“强烈鼓励”字眼,要求国防部长若拒绝邀请,必须在30天内提交书面报告。环太军演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海上联合演习,每两年举办一次,2024年吸引29国、4万余名官兵参与,涵盖反潜、导弹拦截和人道救援等科目。国会认为,让台湾海军舰艇停靠夏威夷珍珠港,与美日澳部队并肩演练,能显著提升其互操作性和实战经验。2026财年法案中,此项建议搭配10亿美元台湾安全合作资金,包括伤员救治和医疗设备采购,意在构建多边威慑网。但国防部始终未行动,仅限于观察员或小型双边训练,如美台在关岛的反潜演习,仅涉及两艘护卫舰交换数据。2025年11月委员会听证会上,前印太安全助理部长薛瑞福直言,邀台敏感度过高,易引发外交连锁反应,转而建议美台日菲三边或多边演练,模拟台海突发封锁。 国会推动邀台落空的根源,在于三重战略制约。首先,一中原则构成铁壁,美国不愿因单边行动过度刺激北京,导致中美高层对话中断或贸易摩擦升级。2025年中美经济对话中,北京已警告此类举动将视为挑衅。其次,直接邀台恐引发台海局势急剧升温,解放军可能以实弹射击回应,如4月“海峡雷霆-2025A”演习,135架飞机和38艘军舰围堵台湾南部,海岸警卫舰推进至毗连区,演练拦截“分离主义”船只。第三,环太参与国多不愿卷入中美对抗,许多东南亚国家优先保障南海贸易通道,菲律宾虽加强美菲合作,却在Quad会议中强调中立,避免自家海域生变。2024年环太中,台湾仅派联络官旁观,美军“罗斯福号”航母甲板上盟国飞机起降有序,但缺席台湾的空缺凸显裂痕。国会提案虽年年加码,2023年众议院版本甚至拟增罚款机制,但国防部以内部备忘录列出风险,指出邀台将波及第一岛链整体稳定。这些障碍,让鹰派声音虽响,却难落地。 美国渲染中国攻台能力的深层动机,体现三重战略考量。第一,利用“中国威胁”论争取军费倾斜,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总规模达8950亿美元,印太部分占比30%,用于采购远程导弹和无人潜艇。第二,形成以台制华的路径依赖,通过炒作危机铺路对台军售,2025年已批准价值20亿美元的鱼叉导弹和爱国者系统,台湾高雄港卸货加速部署。第三,借议题主导权强化盟友纽带,美英澳AUKUS协议推进核潜艇共享,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扩建容纳B-52轰炸机;Quad四方对话扩展网络安全,日本东京峰会四国外长签署公报,承诺共享台湾海峡卫星情报。2025年9月,AUKUS“支柱二”邀韩国加入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三国工程师在悉尼实验室测试原型。这些举措,无不巩固美国在亚太军事存在。但国防部回避邀台,正反映战略困境:国会鹰派无须担责,可随意扮演遏华角色,而五角大楼高官深知中国军力,美方难占便宜,转而强调对话降温,避免军事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