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科院院士陈彪在南京开会路上突然失踪,临行前,他曾叮嘱妻子说:“外头

混沌于浮云 2025-11-20 19:45:56

1993年,中科院院士陈彪在南京开会路上突然失踪,临行前,他曾叮嘱妻子说:“外头很冷,你就别出门了。”可谁知,这一句话成了夫妻二人的临别遗言,因为从那刻起,陈彪便好似人间蒸发一样,没人再见到过他。这是怎么回事? 陈彪这人,1923年生在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家里是老牌书香门第。父亲陈体诚留美学土木,回来干公路建设,抗战时还管中缅运输,积劳成疾早早走了。陈彪小时候随爸到处跑,小学杭州,初中福州,高中成都蜀华中学。那时候条件苦,但他脑子好使,从小就迷物理,天上星星太阳啥的,总爱琢磨。 大学路走得挺弯。1941年进西南联大土木系,读着读着觉得不对劲,转重庆交大电机系,又生病休学。1943年插班金陵大学物理系二年级,专攻天体物理,1946年毕业。那会儿学校注重动手,他常泡实验室调仪器,记数据,打下扎实底子。 毕业后先在台湾大学和金陵大学教书,1947年进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当助理员,整理数据跑腿。新中国成立,研究所变紫金山天文台,他留下来,一干就是几十年。早年搞理论天体物理,后来转太阳物理,那时候国内这块几乎空白,他从头起步,设计观测方案,推北京和云南建太阳站,避免瞎折腾。 他这人低调,穿旧衣服,吃得简单,但干活认真。1950年代提出全国太阳观测布局,协调各方建站,让数据共享。多次组织峰年观测,盯黑子耀斑,成果直接帮国家空间天气预报。1980年选院士,还当云南天文台台长几年,推设备更新,带年轻人。国际上也活跃,会员啥的,审稿,开昆明太阳物理会,请老外来交流。 陈彪贡献大,中国太阳物理能跟上国际,多亏他早年搭框架。那些站现在还用着,年轻人继承他的路,继续往前走。他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踏实干,积累几十年,才有那些成绩。 说回失踪那天,1993年11月10日早上,他从土壤研究所家属区出发,去南大天文系开首届天体物理力学讨论会。这会他发起的,本来年纪大不想多讲话,但觉得能给年轻人传经验,就答应了。路就三公里,他天天骑车熟得很,早七点前出门,带好资料。 会议九点开,大家等啊等,不见人。打电话回家,妻子说他早走了。慌了,马上沿路找,从研究所到南大,敲门问,翻草丛沟渠,自行车都没影。警方来,拉网搜,周边河道湖泊都查,没线索。那年代没监控,目击少,就这么没了。 这事闹大,院士失踪不是小案。警方专案组,全市搜,还扩展到外省。1994年省委批,在扬子晚报啥的登寻人启事,照片特征全发,希望有人报信。社会上传开,各种说法,有人猜境外绑架,研究敏感;有人说秘密任务;更多觉得意外,车祸啥的,肇事者藏尸。 这些猜都没证据,警方排查过,没结果。家人同事急坏,妻子郝文英到处跑部门问,同事接手项目,但缺领头人,慢不少。天文台继续转,年轻人用他建的站,观测黑子耀斑,国家也更注意科学家安全。 三十多年了,案子还挂着,没破。偶尔新线索,警方跟,但总没下文。如果活着,该一百多岁了。科学界提起他,都叹气,他的布局让太阳物理现在发展好,那些早期努力没白费。 失踪原因到现在没官方结论,意外可能性大,早晨天刚亮,路上车多,老人骑车慢,撞了藏起来,也说得通。绑架啥的,没证据,研究虽重要,但七十岁老人退一线了,不至于。总之,就这么个谜。

0 阅读:92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61

用户11xxx61

5
2025-11-20 20:31

车祸藏尸可能性大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