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拒降的远征军将领:齐学启用生命守气节 1942年,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20 19:14:45

被俘拒降的远征军将领:齐学启用生命守气节 1942年,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说完,他猛然夺过军刀,正要自杀,却被日军拦住。 ​​1942年5月,缅甸密林深处,齐学启身上插着三道刺刀伤,脑袋还在流血。看着围上来的日军军官,他眼神像刀子一样。 ​​那人递给他一支烟,说:“齐将军,您是清华高材生,咱们可以谈谈。” ​​齐学启没接烟,咬着牙,盯着那把军刀,下一秒,他扑过去,夺刀就往自己脖子上抹。“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 日军早盯着这位远征军骨干,见他宁死不降,没敢下死手,把他押进了仰光战俘营。刚进营地,日军就摆了场“欢迎宴”,酒肉旁站着翻译,直言只要他点头合作,立马封高官、配卫队。齐学启掀了桌子,指着日军鼻子骂:“你们算什么军人?靠偷袭占城池,还敢谈‘合作’?” 战俘营里有不少滇军老兵,见副师长被俘仍硬气,偷偷凑过来哭:“师长,咱们被困在这,有家回不去……”齐学启抹掉脸上的血痂,蹲在地上跟大伙说:“别垮!咱们穿军装一天,就得当得起‘中国军人’四个字,就算被关着,也不能丢骨气。”之后每天清晨,他都领着战俘唱军歌,日军冲进来砸东西,他就挡在前面:“要打要杀冲我来,别欺负弟兄们!” 日军见软的硬的都没用,又耍新花样。他们找了个叛徒,让其装作战俘混进来劝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日军有出路”。齐学启当场踹翻叛徒的饭碗,当着全营战俘骂道:“你忘了弟兄们在战场流的血?忘了家乡被日军糟蹋的同胞?这种卖国话也敢说,丢尽中国人的脸!”叛徒被骂得抬不起头,没多久就被日军赶走了。 1944年深秋,日军知道劝降无望,开始故意折磨他。每天只给半碗馊米饭,寒冬让他穿单衣,还把他关在潮湿的地牢里。齐学启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伤口反复化脓,却从没哼过一声。有战俘趁放风偷偷塞给他消炎药,他都分给伤势更重的人,自己只靠清水擦洗伤口。 1945年3月,日军败局已定,却仍没放过齐学启。一群日军士兵冲进牢房,用铁棍殴打他,他挣扎着站起来喊:“中国一定会胜利!日军必败!”最终,这位清华毕业、曾留学西点军校的将领,倒在了日军的暴行中,年仅45岁。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战友们在战俘营找到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衣服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后来史料记载,齐学启被俘三年多,日军先后劝降12次,软硬兼施却没让他低头。他的事迹传回国内,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清华园也为他立了纪念碑。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正是无数像齐学启这样的军人,用骨气撑着民族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