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话就很有意思了,当主持人问他,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美国会不会支持日本时,特朗普异乎寻常地回答说,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 2025年11月10日的福克斯新闻演播室里,灯光打在特朗普微扬的下巴上,他说这话时,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镀金打火机——这个动作与他第一任期里抱怨北约盟友“不交钱”时如出一辙。 三个月前,路透社曾披露日本保守派正秘密研讨“拥有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当时多数分析还当是杞人忧天;如今特朗普这句“盟友不是朋友”,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那扇写着“军事自主化”的门。 他不喜欢当“免费保镖”早已不是秘密:骂过韩国“白吃安保午餐”,威胁退出《日美安保条约》,只不过当年被五角大楼与国会联手拦下——这一次,他把理由换成了“经济账”,说盟友占的便宜“比中国还过分”。 这话听着是贸易纠纷,实则是道逐客令:只要把盟友定义成“赔钱货”,那些写在条约里的安保承诺,不就成了随时可以撕毁的废纸? 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内,高市早苗办公桌上的《和平宪法修订草案》已经放了两周,旁边摊着的军费报表显示,过去两年防卫预算翻了近一倍;当特朗普的声音通过卫星信号传来时,她突然用笔在“自卫队转型”几个字下划了道粗线。 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前防卫大臣稻田朋美私下对幕僚感叹:“美国伞要是真收了,我们拿什么对抗周边大国?”支持者兴奋,质疑者沉默,这个表面平静的岛国,内部早已裂成两半。 韩国《朝鲜日报》的评论员在专栏里写道:“连日本都得不到明确协防承诺,东北亚的安全支柱还能靠谁?”台北的亲美智库则在简讯中隐晦提醒:“台海战略信赖或将面临同款测试。” 加拿大《环球邮报》看得更透:特朗普把盟友关系从地缘棋盘变成了负债账本,不能生钱的,就可能被划掉——这种思维,早在他骂日本“靠着美国打伞做生意”时就已显露。 中方没有加入这场讨论,只是通过新华社等平台持续转发特朗普的原话,不添一句评论,却让“盟友不是朋友”这几个字像回声一样,在亚太舆论场里反复震荡。 短期看,日本的扩军步伐可能更快;长远来说,当安全承诺开始讲性价比,传统同盟体系的根基正在被一寸寸掏空。 当“朋友”变成账本上的数字,同盟的意义还剩多少?演播室的灯光熄灭时,特朗普收起打火机的动作,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