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最后的道别1966年8月24日清晨,丹柿小院里,67岁的老舍叫住3岁的孙女小月,声音郑重:“和爷爷说再见。”这是他留给最疼爱的孩子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攥着本书出门,走向西城太平湖,再也没回来。这位原名舒庆春的满族作家,一生都在写百姓悲欢。父亲战死八国联军侵华时,他靠母亲洗衣维生,靠资助读完师范。伦敦教书时,他写下《老张的哲学》;山东大学讲台旁,《骆驼祥子》横空出世。《四世同堂》《茶馆》更是道尽时代沧桑。8月23日满身伤痕回家后,老舍异常沉默。次日在太平湖芦苇丛中枯坐一天,夜里步入湖水。就像他笔下投水的祁天佑,他以决绝方式落幕。25日遗体被发现,当天火化,骨灰无存。这位把幽默写进骨子里的作家,终在生活里饮尽悲凉。如今丹柿小院仍在,他的文字藏在课本里,小月长大后读着《月牙儿》,才懂爷爷当年道别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