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亲生母亲却找上了门,但陈若琳的举动让人意外。 陈若琳出生在1992年12月12日,江苏南通人,从小体格弱,容易生病。家里本来普通,父母感情出问题,3岁那年就闹离婚。母亲带哥哥去了加拿大,父亲直接把她送到外婆那儿,从此不管不问。外婆年纪大,照顾小孩吃力,就把她过继给舅舅。舅舅一家人好,没把她当外人,供她吃穿上学。7岁时,舅舅看她身体差,送她去学游泳,本想强身健体,谁知她在水里特别有感觉,教练一眼相中,转去练跳水。从江苏省少年体育学校起步,她每天练得死去活来,基础动作反复磨。11岁参加全国少年跳水比赛,一下子拿了3块金牌,崭露头角。之后在全国锦标赛进前5,国家队领队周继红看上她,把她招进去。国家队训练强度大,她跟队友一起从早练到晚,专注10米台项目。 进国家队后,陈若琳进步飞快。14岁就参加跳水世界杯,和贾童搭档双人10米台,拿下金牌,成为最年轻世界冠军。那年她在澳大利亚和德国大奖赛也连胜,动作越来越稳。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16岁,先和王鑫双人10米台夺冠,总分363.60分领先对手。然后单人项目,她最后一跳5253B得分100.30分,包括四个10分,逆转赢了金牌,结束中国12年没拿女子单人10米台奥运冠军的尴尬。奥运后,她继续霸榜,世锦赛、世界杯金牌一个接一个。2011年上海世锦赛,她双人和单人10米台都赢,单人总分419.00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和汪皓双人项目领先25.08分卫冕,单人422.30分再胜。那几年,她在国际跳水大奖赛拿19金4银,三大赛双人跳55场全胜,创纪录。 陈若琳的成就不是吹的,她总共拿了5枚奥运金牌,包括北京两金、伦敦两金、里约一金。世界冠军数达22个,涵盖奥运、世锦赛、世界杯等。201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她双人10米台和施廷懋合作赢金。2015年喀山世锦赛,又卫冕双人金牌。她的水花消失术有名,入水干净,裁判爱给高分。训练中她特别拼,颈椎早就有伤,但咬牙坚持。舅舅一家一直支持她,寄钱寄东西,逢年过节打电话鼓励。她把舅舅当爸,外婆当奶奶,这份恩情记在心里。父母那边,从离婚后就没联系,母亲在国外生活,父亲也没再出现。她靠舅舅养大,一步步从省队到国家队,靠实力说话。 1995年那事儿说起来简单,父母离婚,母亲选带儿子走,父亲不想要女儿,直接扔给外婆。外婆家条件一般,老人带孩子辛苦,就转给舅舅。舅舅没推辞,当亲闺女养。陈若琳从小懂事,知道舅舅不容易,学跳水后更努力。国家队生涯,她积累荣誉,到2016年里约奥运前,已有22个世界冠军。里约奥运,她和刘蕙瑕双人10米台,第一轮201B得分55.80分,107B79.20分,407C75.84分,5253B87.36分,总分354.00分拿金。这是她第五枚奥运金。就在奥运期间,母亲突然从加拿大赶来,找到她,说当年生活难才没带她,现在看到她成功想认亲。陈若琳听完,只说“明白了”,没多热情。母亲问能不能一起生活,她点点头应付过去,没真答应。现场有记者队友看着,她没闹大,就这么冷处理。 陈若琳对母亲的态度让人意外,她没原谅,也没大吵。母亲当年离婚后不闻不问20多年,等女儿出名才来,动机明显。陈若琳清楚,谁养大她,谁是真亲人。舅舅从她3岁起管吃管住,还支持她练体育。外婆虽没直接养,但也操心不少。父母呢,离婚就甩手,父亲连外婆家都不去,母亲国外过日子不管女儿死活。这种抛弃不是一时冲动,是彻底不管。陈若琳没美化他们,事实摆在那。她选择认舅舅一家,继续低调生活。里约后,她检查颈椎,3到5节椎间盘突出,脊髓缺血,医生说再跳可能瘫痪。她决定退役,结束19年运动员生涯。 退役后,陈若琳没闲着,先回中国人民大学修完学分。2021年12月,她当上国家队教练,主管全红婵和练俊杰。全红婵东京奥运一跳成名,但发育期状态起伏,陈若琳带她训练,教动作细节,纠错反复练。全红婵在巴黎奥运双人10米台和陈芋汐合作赢金,单人项目也争金。陈若琳传授经验,水花压得小,翻腾稳。她偶尔回南通看舅舅外婆,生活平静。舅舅家还是农村,她帮着改善条件。她的故事告诉人,家庭不完美,但靠努力能翻盘。舅舅的养育之恩,她一辈子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