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苏联!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它之所以没和中国开战,是因为还有资本撑着在耗。但要是哪天无路可走,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老美很有可能会最先打响 “第三次世界大战” 的擦边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让我们先回过头看看1991年苏联是怎么解体的。那时候的苏联,经济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医药、住房、日用品都严重短缺;政治上又搞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但改革失控,一方面想松动体制,另一方面又没把握好方向。 最致命的是民族问题,一大堆加盟共和国早就不愿意在莫斯科脚下听命。结果就是:政治越来越乱,经济越来越垮,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 最后,整个巨人自己分裂了,变成了好几个国家。这个历史,是超级大国内部失控导致瓦解的最经典警示:当一个超级国家如果自己翻车了,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 现在回到美国。美国显然还不是走苏联老路的苏联。它有世界最强的军队,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有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和庞大的金融体系(华尔街掌管着资本流动)。 这些优势,让美国依然站在非常高的位置。它的霸权不是靠单一武力,而是靠“科技 +资本 +军事 +联盟网络”四位一体的结构在支撑。中国崛起了,对美国来说绝对是最大挑战,但美国并不像苏联那样因内部经济本身支撑不住而崩溃。 美国维持霸权主要靠几个策略:一是全球军事基地——美国在世界很多关键地点都有兵力部署,可以迅速干预; 二是经济杠杆——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以通过金融制裁、贸易战、资本流动来给对手压力; 三是科技领先——高科技仍是美国的强项,它控制很多关键技术,尤其是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和网络基础设施; 四是代理战争与盟友策略——美国经常通过第三国来对抗中国或者俄罗斯,不一定自己动手,而是拉盟友帮忙,省力省风险。 但美国也不是没有问题。国内经济最近增速放缓,有人失业、民众焦虑,贫富差距大,政治极化严重。共和党、民主党之间的撕裂越来越深,信任缺失,政策方向经常左右摇摆。 很多美国人在想:“我在国内没好日子过,却还得背负全球警察的负担,这值吗?”这种不满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当内部压力越来越大、资本回报率下降、盟友支撑松动的时候,美国可能觉得维持现有秩序越来越吃力。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外部冲突,对某些鹰派势力而言,是一个有诱惑力的选项。 如果美国再也靠资本杠杆搞不定挑战,中国、俄罗斯崛起得太快,资本投资回报风险越来越高,他们可能冒险挑起局部冲突——不一定是全面战争,而很可能是擦边球、代理战争。美国可能通过拉盟友、秘密行动、军事演习,把对手逼到极限。 这种“擦边球”战争,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开篇,而是有策略、有目的、有风险控制的冲突。美国会先试探:中国某个海域发生摩擦,美军在那边演习;或者拉一些岛国,搞基地建设;或者在网络和太空领域发动攻击。 紧接着,通过经济制裁,逼对方做出反应。如果中国反击美国就可以说是“我们被迫自卫”,如果崩溃了美国也可能说自己只是保护全球秩序。这种方式风险比全面开战要小,但对全球来说却非常危险,因为它可能不断升级,最终打破现有平衡。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美国真的走到穷途末路、资本投不进来、盟友开始动摇,它很可能打擦边球作为最后的筹码。这种冲突虽然不是全世界打仗,但极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的连锁效应。邻国会被拉入,美国可能发动局部冲突,把它们拉在自己阵营。 到时候,战争就不只是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多个国家、多种力量在夹缝中博弈。风险极高,一旦失控,就不排除出现类似“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局面,至少在“热战”的形式下。 有人说,美国怎么可能这么傻冒然开战?但历史告诉我们,大国最怕的是衰落。在自己的实力在逐渐下滑的时候,为了保住霸权,制造外部冲突是一个老路。 美国并不怕动用代理战争,因为这是花钱少、风险低、效果快的方法。它可以不亲自出马,让盟友出手,自己在背后支持。但如果压力越来越大,资本逐渐撤离,它也可能自己出手,发起应该看起来“合理”的冲突。 当然,这种风险不是一定会马上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精算派非常聪明,他们不会把所有筹码一次性都下。他们更有可能打一系列有限战争,先试探。 比如在南海、台湾问题、网络空间展开挑衅和威慑,而不是立即全面开战。如果对方表现出强硬,他们可能继续压;如果对方软了,也就退一步。但最可怕的是,如果美国准备好了,把这种“擦边球”转成真正的热点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