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一位大妈进入居民楼捡纸箱,顺手拿走了业主放在门口的两双新鞋。这两双鞋价值两千多元,是要退回商家的,当时装在鞋盒里放在门口,等着快递小哥自取。 业主小周(化名)前段时间网购了两双名牌鞋,试穿后觉得不合适,就申请了退货。那天他把鞋装回原装鞋盒,摆在自家门口,想着等快递员上门直接取走,省得来回开门麻烦。这两双鞋是新款,连吊牌都没拆,加上包装,市值怎么也得两千出头。 巧的是,鞋盒旁边刚好堆着几个他准备扔的旧纸箱,都是平时网购攒下的,本来打算一起让保洁收走。 可他没料到,这“新鞋盒配旧纸箱”的组合,在别人眼里成了另一种样子。 监控拍得明明白白,下午三点多,一位挎着布包的大妈走进了单元楼,她看样子是专门来扫楼捡废品的,手里已经拎着半袋纸壳。路过小周家门前时,大妈停下了脚步,盯着门口的鞋盒和旧纸箱看了几秒,大概是觉得这些“摆在外头的东西”都是没人要的,干脆利落地动手收拾起来。 这大妈一看就是“老手”,动作麻利得很。她先把旧纸箱摞到一边,然后拿起新鞋盒,没丝毫犹豫就打开了,估计在她眼里,再精致的鞋盒也只是废纸。 她把里面两双崭新的鞋子掏出来,塞进随身带的布包里,又把空鞋盒往地上一扔,抬脚就踩扁压实,和旧纸箱归拢到一起,分两个袋子装得整整齐齐。从看到东西到收拾完离开,前后也就一两分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没觉得有问题。 等小周下班回家,门口的鞋和纸箱全没了,他第一反应是快递员提前取走了,可查了物流发现压根没揽收记录。他赶紧调了楼道监控,这才看到是大妈把鞋拿走了。通 过物业打听,很快找到了大妈家,小周敲门说明情况,没想到大妈一口咬定自己没拿,还反过来指着小周说:“你别诬陷好人,是不是你自己把鞋藏起来了,故意赖我偷东西?” 这话把小周气够呛,他拿出监控截图给大妈看,证据摆在眼前,大妈还是嘴硬。事情越吵越大,大妈的女儿和女婿也闻声赶了出来。 小周本以为家属会劝劝老人,或者至少给个说法,没成想女婿一开口就放了狠话:“监控我们也看了,要是真能证明是她拿的,你们直接报警抓她,让她去拘留所待着!” 这话听着冲,其实透着一股无奈。 小周后来才从邻居那听说,大妈捡废品的瘾头特别大,不光在小区里扫楼,有时候还会翻别人的垃圾桶,家里人劝过无数次,可她根本不听,这次家属说狠话,大概是实在管不动了,想借警察的手治治她的倔脾气。 虽然家属态度强硬,但小周的诉求很简单:把鞋还回来就行,毕竟是要退给商家的,丢了还得自己赔钱。 可大妈还是不松口,一会儿说“鞋扔了”,一会儿说“没见过”,就是不肯拿出来。最后没办法,小周只能报了警。民警上门后,先是给大妈讲了法律规定,私自拿别人放在门口的财物,哪怕是摆在外头,也属于侵占他人财物,金额大了还可能违法。 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大妈终于松了口,让女儿从家里把鞋拿了出来。 原来她没舍得扔,藏在了衣柜最里面,大概是觉得鞋子崭新,留着说不定能用得上。鞋拿回来时,包装虽然有点乱,但鞋子本身没受损,小周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事传到小区业主群里,大家都议论开了。有人说大妈是无心之失,把新鞋当废品了;也有人说不管是不是误会,拿了别人东西不还就不对,尤其是还反咬一口,太不地道。 还有业主调侃,以后门口放东西得贴个纸条,写清楚“不是废品,勿动”,免得再闹这种哭笑不得的误会。 其实大妈捡废品勤俭节约是好事,但得分清“别人的”和“没人要的”,门口的东西哪怕看着像垃圾,也不能随便拿。 信息来源:闪电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