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这场仗打了一千多天,美国现在才回过味来:不对劲啊!回头一看,中国三年前的路走对了。 当初美国以为能速战速决把俄罗斯拖垮,谁想到这场冲突滚雪球似的,成了二战后欧洲最大的战争泥潭。美国砸进去3500亿美元,钱打了水漂,盟友也闹掰了,对手反倒越打越硬气。 三年前战火刚烧起来时,美国拍胸脯说要靠这场危机削弱俄罗斯,西方阵营齐刷刷跟着制裁。可现在呢?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仗还没停,美国自己先撑不住了。 中国从一开始就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不站队,坚持要和谈解决。美国折腾了半天,钱花了,朋友得罪了,现在才琢磨过味儿来。 特朗普今年1月重回白宫后,还想玩他那一套“交易外交”,指望跟普京打个电话就能解决乌克兰危机。半年里俩人通了六次电话,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啥都没谈成。 到了7月,特朗普突然变脸。他在见北约秘书长时公开说对普京“非常失望”,还抱怨每次跟普京聊得挺好,转头俄军就发动新空袭。 美国这下急了,发出50天最后通牒:要是俄乌再达不成和平协议,就对俄罗斯和它的贸易伙伴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同时开始往乌克兰送进攻性武器,连爱国者导弹都说几天内就能送到。 美国当初有多自信?特朗普政府吹牛说“24小时解决战争”,还想用减轻制裁换俄罗斯停火。结果呢?乌克兰的现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根据联合国6月的数据,当月平民伤亡创三年新高,232人死亡,1343人受伤。眼看着战争越来越失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掂量。 美国现在学聪明了,不想自己掏钱,搞了个“有偿援助”:美国军工企业生产武器,北约盟国买单,最后经北约送到乌克兰。这样既不用花美国纳税人的钱,又能帮乌克兰救急。 当美国抹黑中国时,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直接戳穿美国的三个谎言:说什么要削弱俄罗斯主导欧洲安全,其实是想挑拨对立打压中国,还要给自己立牌坊。 就在美国头疼的时候,欧洲安全形势更糟了。多家情报机构警告,俄罗斯和欧洲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正在上升,未来五到八年可能打全面战争。 这不是危言耸听。俄罗斯一直在扩大导弹、坦克、战机生产,而且好多新装备都没投入乌克兰战场,明显在囤货。 俄罗斯还老玩“灰色地带”战术:战机闯入爱沙尼亚领空,无人机飞进波兰和罗马尼亚。自打俄乌开战以来,这类事情越来越多——对北约国家的网络攻击增加了25%,无人机入侵领空至少38起。 特朗普政府对俄强硬背后,是美国军火商在数钱。美国陆军趁机把爱国者导弹采购目标从3376枚提高到13773枚,这笔订单超过13亿美元。 特朗普这招真狠:让欧洲国家出钱买武器,美国军火商接订单;逼着各国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5%;美国当个“协调员”,既不用亲自下场,还能掌控对乌军援大权。 现在北约要在东部边境修“无人机墙”,欧洲各国猛增国防开支,这些都说明我们在往更危险的地方滑。美国砸了3500亿想速战速决,结果陷得比在越南、阿富汗还深。中国三年前的选择——不站队、要和谈——现在看来,真是太有远见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