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吧!不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匈牙利。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9 17:40:29

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吧!不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匈牙利。 德国是个资源没多少的国家,默克尔当总理的时候,要撑起“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能源和产业链这两条腿缺一不可。 而北溪 2 号就是支撑能源这条腿的顶梁柱。为了这条从俄罗斯直连德国的海底管道,德国可是下了血本,联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五家欧洲企业砸了 95 亿欧元进去,管道刚铺完那会儿,两条支线每年能输送 550 亿立方米天然气。 要知道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天然气占了德国进口量的 55%,相当于半个国家的能源命脉都系在这管道上。 默克尔当初力排美国和波兰的反对,反复说这是纯商业项目,说白了就是想绕开乌克兰这些中转国,用便宜稳定的俄气给德国工业续命,毕竟化工、钢铁这些耗电耗气的巨头,离了廉价能源根本玩不转。 可偏偏匈牙利这个 “邻居” 不按常理出牌。欧盟有个规矩,所有对俄制裁决议得 27 国全点头才算数,这漏洞直接被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成了自家后花园的钥匙,过去两年里先后 12 次动用一票否决权,把德国急需的援乌方案和能源协调政策全堵在了半路上。 俄乌冲突一爆发,德国本想先稳住北溪 2 号,哪怕暂停认证也留条后路,结果匈牙利在欧盟里唱反调,一会儿说制裁俄能源会饿死匈牙利人,一会儿又跟斯洛伐克联手硬刚第 19 轮对俄制裁,非要保住从俄罗斯进口油气的渠道。 这还不算完,北溪 2 号在 2022 年 9 月被炸后,德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牵头欧盟搞联合调查找出真凶,结果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直接跟波兰总理图斯克吵了起来,指着对方鼻子骂 “为恐怖分子辩护”,把一场本该聚焦管道修复的议题,搅成了地缘政治骂战。 最后连联合调查都搞不起来,那条还剩一条完整支线的管道就这么沉在波罗的海海底,修复需要的 20 亿欧元预算在欧盟里吵了半年都没下文。 德国想转头找替代能源,可欧盟内部因为匈牙利作梗,连统一的天然气采购方案都定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液化天然气趁虚而入,到 2023 年美国已经成了欧盟最大 LNG 供应国,而这些气的价格比俄罗斯管道气贵了两倍还多。 能源成本一涨,德国工业立马就扛不住了。化工巨头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的百年工厂,以前靠俄气撑着成本优势,现在只能砍掉 10 亿欧元成本,关掉三家化工厂,把产能搬到能源便宜的国家。 德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商 Uniper 差点破产,靠政府输血才勉强活下来。 数据摆在那,2024 年德国工业电价是美国的 8 倍,进口能源价格比 2021 年涨了 129.5%,天然气价格更是飙升 256.5%,这么算下来,工厂开一天亏一天,难怪德国工业产出比 2018 年峰值低了 16%,2023 到 2024 年 GDP 累计萎缩 3.2%。 普通德国人也跟着遭罪,自 2021 年起取暖费累计涨了 82%,2025 年一套 70 平米的公寓光供暖费就得花 1180 欧元,以前冬天随便开暖气的日子,现在成了奢侈事。 德国不是没想过硬扛,宣布彻底停用俄气,可背地里还得通过比利时、法国的港口暗购俄 LNG,2024 年买了 58 船,花了 73 亿欧元,还得偷偷标成 “比利时气” 遮人耳目,这份憋屈全拜匈牙利所赐 —— 要是匈牙利不从中作梗,欧盟能早点统一能源政策,德国何至于既要丢面子又要多花钱。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那边早就抛过橄榄枝,说愿意重启管道供气,可欧盟的制裁决议卡在匈牙利手里改不了,德国想松口都没台阶下。 眼看着北溪管道在海底闲置三年,所有权还攥在俄气手里,美国投资者倒盯着想低价收购,德国只能干着急。 现在再看默克尔当年的布局,要是没有匈牙利在欧盟里 “拆台”,北溪 2 号不至于落得被炸后无人问津的下场,德国工业也不会沦落到关厂外迁的地步,毕竟 55% 的天然气进口份额和每年 550 亿立方米的稳定供应,可不是高价 LNG 能随便替代的。 匈牙利这一手 “一票否决”,硬是把德国的能源安全牌撕得粉碎,也难怪德国现在看匈牙利的眼神,满是说不出的后悔。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