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嘴上喊着要来协商却迟迟不动,想借中国反击日本涉台言论的空档,拖延时间观察中方态度,看看能不能靠“打擦边球”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中国作为荷兰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连年增长,且中国在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 但荷兰在“安世之乱”中背信弃义,受外部压力影响摇摆不定,承诺来华协商却迟迟未行动,没有一点契约精神。 这种短视且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会冲击双边未来贸易合作,更会损害荷兰的国际信誉,目前欧洲车企已因断供蒙受重大损失,若荷兰持续不诚信操作,其半导体产业与外贸领域也将遭反噬。 它以为“拖一拖”能让中方让步,却没意识到自己的筹码根本不够:一方面,美国的“50%穿透规则”早就搁置了,荷兰想靠美国撑腰的算盘落了空。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早就不满荷兰的折腾,怕被拖进更大的贸易纠纷里。这种对自身筹码和中方底线的误判,才让荷兰敢“失约”,可越拖下去,它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外贸合作受损越严重,最后只会更被动。
